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BSH035)

作品数:6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廖清成赵海东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省委党校更多>>
相关期刊:《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现代商业》《浙江学刊》《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和谐社会农村公共品城乡差距偏好研究城乡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发展中小企业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基于农村经济社会结构调整视角的分析被引量:2
《金融与经济》2007年第12期77-79,共3页赵海东 
200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城乡利益协调机制研究>(05BSH03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发展中小企业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获得更多非农利润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以及农业产业化,从而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结构调整。浙江的经验也从实践上...
关键词:“三农” 中小企业 农村经济社会结构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构建被引量:1
《现代商业》2007年第29期193-194,共2页赵海东 
200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城乡利益协调机制研究>(05BSH03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建立科学的利益表达机制是公正合理地整合社会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当前由于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部分农民采取制度外的利益表达方式,使利益表达呈现无序状态,这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警惕和高度重视。农民利益表达机...
关键词:农民 利益表达机制 和谐社会 
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与构建和谐社会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72-77,共6页廖清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城乡利益协调机制研究(05BSH035);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支持体系研究(04SH15)阶段性研究成果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进行利益的调整,形成一种大体均衡的利益格局,从根本上化解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的矛盾与冲突,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诸多的不和谐因素中,城乡差距过大的问题尤为突出,而城乡差距主要体...
关键词:公共品 城乡差距 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城乡公共品供给体制创新被引量:4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2期19-23,共5页廖清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BSH035);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4SH15)
在我国社会目前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中,城乡差距过大的问题尤为突出,而导致城乡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偏向型的财政体制。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优化支出结构,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并划清各级政府的责任,明确各类公共品的供给主...
关键词:城乡差距 公共品供给体制 和谐社会 
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被引量:4
《金融与经济》2006年第12期8-9,17,共3页廖清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城乡利益协调机制研究(05BSH035);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支持体系研究(04SHl5)阶段性研究成果。
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比较突出,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障碍,因此,要通过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贫富差距 财政政策 和谐社会 
我国中部地区农村公共品供需偏好研究被引量:10
《浙江学刊》2006年第1期54-59,共6页廖清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城乡利益协调机制研究>(05BSH035)的阶段性成果。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相对于农民、农业、农村对公共品的需求而言,国家的财力总是有限的。因此,在预算硬约束下,在众多的农村公共品的供给、需求选项中必然存在一个优先序。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下农民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公共品需求偏好...
关键词:供需偏好 中部地区 农村公共品 中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