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01013011)

作品数:12被引量:7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丁克坚产祝龙江俊起檀根甲苏贤岩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中国农学通报》《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安徽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抗性水稻恶苗病水稻恶苗病菌水稻恶苗病菌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水稻恶苗病菌对使百克、多菌灵的抗性遗传研究被引量:11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46-48,共3页赵淑元 产祝龙 丁克坚 
安徽省"十五"攻关项目(01013011)资助
采用使百克、多菌灵对病原菌直接进行诱变,获得相应的抗性菌株,对其抗性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水稻恶苗病菌对多菌灵已产生了中等程度的抗药性,对使百克的抗性较低。通过多菌灵、使百克诱变均都能产生抗性菌株,但就抗性增...
关键词:水稻恶苗病菌 使百克 多菌灵 抗性遗传 
淮北棉田害虫与捕食性天敌群落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9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年第4期124-129,共6页李鹏 李桂亭 张新才 江俊起 王向阳 
安徽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01013011)资助
对淮北棉田害虫和捕食性天敌群落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田间系统调查共发现害虫35种,捕食性天敌24种;害虫优势种为棉蚜、烟粉虱、棉叶螨、棉盲蝽;捕食性天敌优势种主要为四点亮腹蛛、龟纹瓢虫、T-纹豹蛛、草间小黑蛛、八斑球腹蛛、华姬...
关键词:棉田 害虫 捕食性天敌 群落动态 群落均匀度 群落集中度 群落多样性指数 生态位 功能团 
4种药剂处理对中稻田害虫-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影响被引量:2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517-521,共5页江俊起 陈丽 缪勇 李桂亭 陈树仁 
安徽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01013011);合肥市科技局项目(合科2004第20号)共同资助
研究了三唑磷、杀虫双、阿维菌素、B t+吡虫啉4种药剂处理对安徽江淮地区中稻田害虫-天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药剂处理对主要害虫的种群增长均有显著控制作用。三唑磷对群落多样性影响最大,其次是杀虫双,阿维菌素和B t+吡虫啉处理...
关键词:稻田 害虫-捕食性天敌群落 杀虫剂 
江淮地区中稻田害虫和天敌群落动态研究被引量:1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354-358,共5页江俊起 缪勇 李桂亭 陈丽 查玉兵 
安徽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01013011);合肥市科技局项目(合科[2004]第20号文)
对安徽江淮地区中稻田害虫和天敌群落动态进行了研究,田间调查共记录捕食性天敌12种,害虫12种。天敌优势种为草间小黑蛛、青翅蚁型隐翅虫、四点亮腹蛛、拟水狼蛛和圆尾蟏蛸;害虫优势种为褐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草间小黑蛛、拟...
关键词:中稻田 害虫 天敌 群落结构 群落动态 
转Bt基因抗虫棉施钾效应研究初报被引量:7
《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第8期292-296,共5页周桃华 张海鹏 刘玲 
安徽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水稻棉花主要病虫害持续控制及数据信息化"(01013011)资助。
试验于2002—2003年分别在安徽合肥及宿州就安徽省推广的主要抗虫棉品种,国抗1号、中棉所29及32B的施钾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每公顷施用尿素450kg、磷肥600kg条件下,Bt抗虫棉增施钾肥能明显提高其产量,皮棉产量增加2.3% ̄18....
关键词:BT棉 钾肥 产量 效应 
棉花新品种(系)比较试验被引量:1
《江西棉花》2006年第1期29-31,共3页周桃华 夏静 高志谋 张海鹏 刘玲 
安徽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01013011)的部分研究内容
2004年在安徽省沿江、江淮和淮北三个棉区对4个棉花新品种(系)进行了大田生产比较试验,以探讨新品种在安徽省主产棉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4个新品种(系)在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纤维品质和抗性等方面...
关键词:棉花 新品种 产量 抗性 
密度与施钾量对转基因抗虫棉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1期65-66,共2页刘玲 周桃华 高智谋 张海鹏 
安徽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01013011)
在田间试验务件下,研究了密度与施钾量对转基因抗虫棉DPH37B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密度和施钾量的增加,DPH37B皮棉产量呈上升趋势;但当密度超过37500株/hm^2、施钾量超过450kr/hm^2时,皮棉产量反而下降。试验...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棉 密度 钾肥 产量 
木槿上棉蚜种群动态的研究被引量:2
《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第2期334-336,共3页江俊起 缪勇 陈丽 查玉兵 
安徽"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水稻;棉花主要病虫害可持续控制及数据信息化体系研究"(01013011)。
对合肥地区木槿上棉蚜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越冬前棉蚜成蚜和若蚜主要发生于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发生高峰期为11月中、下旬,12月上旬以后以卵越冬。棉蚜种群在木槿上呈聚集分布,以植株中、南部分布量最大。二维排序结果表明,...
关键词:木槿 棉蚜 种群动态 
水稻恶苗病发生规律的探讨被引量:24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139-142,共4页产祝龙 丁克坚 檀根甲 朱圣杰 陈琪 苏贤岩 马珂 王爱娥 
安徽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01013011)资助。
在浸种、催芽时浸菌接种处理,调查三叶期水稻恶苗病发病率。结果表明,催芽阶段对于水稻恶苗病的发生最为有利;病害发病率与浸种温度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 8757),在28~34℃范围内,发病率与催芽温度之间的正相关系数为0 9570;最适的催芽...
关键词:水稻 恶苗病菌 发生规律 
几种常用市售杀菌剂对稻瘟菌的毒力测定
《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第4期668-670,共3页苏贤岩 丁克坚 潘月敏 马珂 汪爱娥 衡孝辉 
安徽省"十五"攻关项目 (编号 0 1 0 1 30 1 1 )
采用三环唑、克瘟散、使百克等几种常用杀菌剂对分别来自安徽省歙县、宁国、黄山、休宁等县市的 4个稻瘟菌株进行了菌丝生长抑制率测定。结果表明 :不同药剂对稻瘟菌株菌丝生长抑制中浓度 (EC50 )有显著差异 ,三环唑对菌株菌丝生长的EC...
关键词:稻瘟菌 杀菌剂 毒力 抑制中浓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