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8FY110100)

作品数:14被引量:5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莎徐超陈荣裕陈敏何云开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厦门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应用海洋学学报》《热带海洋学报》《海洋学报》《地球科学进展》更多>>
相关主题:断面春季数据集WAVEWATCHSWAN模式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09–2012年南海海洋断面科学考察走航ADCP海流观测数据集被引量:1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2019年第3期148-157,共10页杨远征 徐超 李莎 何云开 
中国科学院“十三五”信息化建设专项(XXH13505-03-105);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7FY201400);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2005DKA32300);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8FY110100)
在2009–2012年南海海洋断面科学考察的4个航次中,利用船载Ocean Surveyor 38kHz(简称OS38)型和Vessel-Mounted 300kHz(简称VM300)型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英文简称ADCP)采集了经纬度、观测层、东分量、北分量、流速、流向、探头温度等...
关键词:ADCP 海流 南海 断面 
2009~2012年南海海洋断面科学考察CTD温盐观测数据集被引量:2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2016年第3期13-18,共6页徐超 李莎 陈荣裕 何云开 陈绍勇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08FY110100);中国科学院信息化专项科技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工程重点数据库项目(XXH12504-2-03);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2005DKA32300).
现场水深、水温、盐度是海洋水文观测的基本要素。CTD温盐深仪是用于测量深度以及温度和盐度垂直变化的自记仪器。南海海洋断面科学考察在2009~2012年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共执行4个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综合考察航次,利用SBE911Plu...
关键词:CTD 温度 盐度 南海 断面 
2014年春季南海中沙群岛北部海域的低温高盐水及其形成机制被引量:4
《热带海洋学报》2016年第2期1-9,共9页田永青 黄洪辉 巩秀玉 余少梅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海三科2013035);农业部财政重大专项(NFZX2013);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5005-2);"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GASI-03-01-01-03);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XDA1102030104);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8FY110100)~~
分析了2014年3月南海中部调查航次的温盐数据,发现在中沙群岛北部海域存在一显著的低温高盐水团,在表层(5m)低温水体核心仅25℃,比周边测站至少低1℃,高盐核心值达34.11‰,比周边站位至少高0.74‰。该水体影响范围水平上约1个经度×1.5...
关键词:中沙群岛 吕宋冷涡 东北季风 低温高盐水 中尺度涡 
南海海洋断面科学考察数据管理与共享被引量:5
《海洋信息》2016年第1期19-28,共10页徐超 李莎 陈荣裕 何云开 陈绍勇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08FY110100);中国科学院信息化专项科技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工程重点数据库项目(XXH12504-2-03);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2005DKA32300)-南海及其邻近海区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南海海洋断面科学考察具有显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2009-2012年不同季节共执行4个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综合考察航次,取得大量宝贵的南海水文、气象、生态、化学、地质等大范围、大尺度、多要素的现场观测数据,样品分析数据及其信息产品。按...
关键词:南海海洋断面科学考察 数据整编 数据管理 数据共享 
南海海洋科学数据收集与整理规范工作探讨被引量:4
《热带海洋学报》2015年第6期42-48,共7页徐晓璐 李莎 徐超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08FY110100);中国科学院信息化专项科技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工程重点数据库项目(XXH 12504-2-03);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2005DKA32300)
通过对国内外海洋数据管理规范建设情况调研,在参考大量有关规范标准的基础上,针对南海海洋数据特点,特别是航次数据特点,形成包括6项数据管理标准、满足南海海洋科学数据库建设需求的《南海海洋科学数据收集整理指南》。该指南在数据...
关键词:南海 海洋科学数据 收集与整理 规范 
南海中部上层海洋湍流混合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参数化模型被引量:2
《海洋学报》2015年第5期24-33,共10页周宇 陈桂英 尚晓东 梁长荣 
中国科学院先导性科技专项A(XDA11010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033002;41376022;41276021);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南海海洋断面科学考察(2008FY110100)
通过对2010年5月南海16°N和14.5°N断面的湍流微结构剖面观测资料分析,给出了南海海盆上层湍流混合空间分布特征:在16°N断面上,上层10~400m垂向平均湍动能耗散率〈ερ〉在东侧略大于西侧;相反,在14.5°N断面上,西侧〈ερ〉均值约...
关键词:湍动能耗散率 南海 空间变化 参数化模型 
南海西边界流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循环的关系被引量:5
《应用海洋学学报》2015年第1期1-9,共9页田永青 潘爱军 曾明章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11CB403502;2011CB403504);国家海洋局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1105002-4;201005005-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76031);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助项目(2008FY110100)
利用SODA同化数据、卫星高度计反演的地转流数据及ICOADS风场资料,刻画了南海西边界流场的三维结构,并着重探讨了中南半岛附近的南海西边界流年际变化特征与ENSO循环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以经向流速10cm/s界定中南半岛西边界流的核心边...
关键词:物理海洋学 中南半岛 西边界流 年际变化 南海 
南海断面春季放射虫残骸的空间分布及其与表层沉积记录对比
《微体古生物学报》2014年第3期213-227,共15页胡维芬 张兰兰 陈木宏 陈荣裕 周伟华 向荣 张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276051;91228207;4090603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批准号:2013CB956102);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编号:2008FY110100)资助
放射虫是揭示古海洋环境信息的重要载体。本文采用虎红染色方法,首次揭示了南海典型断面现代放射虫残骸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比较分析现代水体中放射虫残骸群与海底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化石群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南海春季放射虫残骸群...
关键词:放射虫残骸 表层沉积物 空间分布 春季水体南海断面 
^(15)N示踪法测定海洋反硝化速率中^(29)N_2浓度的准确定量被引量:1
《海洋学报》2014年第6期10-17,共8页曾健 陈敏 郑敏芳 邱雨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41125020);国际海域资源调查与开发"十二五"课题(DY125-13-E-01);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8FY110100)
利用15 N示踪法实测南海水体反硝化速率的研究发现,培养水样在长时间密闭放置过程中也会受到外界空气的污染,且其29N2/28N2比值恒定为0.007 35。根据空气背景中29N2/28N2比值恒定的特征,提出基于质量平衡关系校正空气N2污染的方法,通过...
关键词:^15N示踪 反硝化速率 空气背景 ^29N2校正 
南海中南部溶解态铝初探:促进甲藻生长?被引量:4
《热带海洋学报》2014年第2期78-86,共9页王琼 谭烨辉 周林滨 柯志新 黄良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276162;41130855);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08FY110100)
2011年11月28日至2012年1月12日期间,通过对南海18°N至5°N海域25个站点78个溶解态铝样品的采集分析及所获得的浮游植物数据,首次研究报道了南海中南部海域溶解态铝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其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表层...
关键词:溶解态铝 分布 甲藻 南海中南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