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1008)

作品数:14被引量:12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长安张玉芬邵磊江华军孙习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许昌学院哈尔滨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地质》《地质学报》《地质论评》《沉积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长江上游物源示踪滑坡氧化物古气候特征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嘉陵江曲流型叠置河谷成因对区域地质环境的响应被引量:6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4年第11期1566-1574,共9页江华军 李长安 张玉芬 姜端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971008);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No.SKLLQG0908)
为了明确嘉陵江曲流型叠置河谷形成原因及其对区域地质环境演化的响应,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地貌背景、水系演化模式等基础上,认为嘉陵江曲流型叠置河谷的成因可能是三峡贯通这一重大地质事件作用的结果.三峡贯通前,古分水岭两侧的四川盆...
关键词:嘉陵江 曲流型叠置河谷 成因 环境地质 地貌环境事件 三峡贯通 
湖北天门谭家岭遗址全新世中晚期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被引量:7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4年第10期1445-1453,共9页毛欣 李长安 张玉芬 陈旭 刘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971008)
石家河文化是长江中游地区早期文明演化进程中的重要阶段,然而目前对于石家河文化的绝对年代尚存有分歧,对该时期环境特征与人类文明相互关系的研究也较少.选择石家河文化典型遗址——谭家岭遗址为研究对象,经美国NSFArizona AMS实验室...
关键词:谭家岭遗址 石家河文化绝对年代 地球化学 环境演变 古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 
长江上游水系沉积物锶—钕同位素组成及物源示踪被引量:8
《沉积学报》2014年第2期290-295,共6页邵磊 李长安 张玉芬 袁胜元 王节涛 江华军 赵举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971008;40771213);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编号:SKLLQG0908)联合资助
泥沙资料表明,现代长江干流沉积物主要源自上游地区。因此,长江上游干支流沉积物主控关系及其源汇过程在长江水系沉积物物源示踪研究中极为重要。为探讨上述过程,详细测定了上游水系沉积物Sr-Nd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金沙江及闽江沉积...
关键词:长江 上游河段 锶—钕同位素 物源示踪 
“巫山黄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和物源意义被引量:22
《沉积学报》2014年第1期78-84,共7页张玉芬 邵磊 熊德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971008);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0814057;1212011121142)联合资助
为了探讨"巫山黄土"的成因及物源,对剖面73个样品进行了常量元素测试和分析,并与已知典型的黄土剖面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巫山黄土"主要化学成分以SiO2、Al2O3和TFe2O3(TFe2O3=Fe2O3+FeO)为主,三者的平均含量之和...
关键词:“巫山黄土”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和物源分析 
宜昌砾石层重矿物组合特征及物源示踪分析被引量:26
《地质学报》2014年第2期254-262,共9页康春国 李长安 张玉芬 邵磊 江华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971008)资助的成果
广泛分布于宜昌至枝江-松滋-带的宜昌砾石层,对江汉平原乃至长江中游的地层划分、地貌演化、古环境变迁以及长江的形成与演化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本区内最具代表性的6个剖面为研究对象,对0.125~...
关键词:宜昌砾石层 重矿物 物源示踪 三峡贯通 早更新世 
长江上游表壳岩系Pb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对三峡贯通的示踪意义被引量:3
《地质科技情报》2014年第1期74-79,84,共7页张增杰 李长安 孙习林 林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008);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1142)
理论分析表明,碎屑钾长石Pb同位素在大河流域沉积物物源示踪及追索河流演化研究中具有独特意义。近年来,随着单颗粒碎屑矿物微区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碎屑钾长石Pb同位素已成为一种有效的物源示踪方法,在判别沉积物物源、重建古水系等方...
关键词:碎屑钾长石 PB同位素 物源示踪 三峡贯通 
清江上游河流发展过程与袭夺模式被引量:3
《地质科技情报》2014年第1期80-84,共5页田单 李长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008);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1142)
河流如何切开分水岭而实现袭夺过程一直是河流地貌学所关注的问题。清江上游河谷的发育过程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关于河流袭夺的新模式。清江袭夺模式即位于分水岭两侧的相邻盆地水系首先依靠地下水贯通形成地下通道,尔后伏流管道系统不断扩...
关键词:清江上游 袭夺模式 地下河 岩溶塌陷 
乌江流域中-新生代以来构造运动的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被引量:5
《地质论评》2013年第3期537-543,共7页张君 李长安 孙习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0971008)的成果
通过对乌江河漫滩现代沉积物中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分析,得到3个峰值年龄:P1--5.9Ma;P2--27.6Ma;P3--82.3Ma。分析认为,各峰值年龄分布主要受阶段性的构造活动影响,并与中—新生代以来乌江流域发生的重大构造事件的时限相吻合,指...
关键词:乌江流域 碎屑磷灰石 裂变径迹 构造运动 下切侵蚀 
嘉陵江古河曲发育的古地理环境重建被引量:8
《中国地质》2013年第2期460-468,共9页江华军 李长安 张玉芬 王节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008和40771213);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Grant SKLLQG0908)资助
嘉陵江古河道的遥感影像轮廓反映了自由河曲的河流形态信息,分析嘉陵江古河曲的发育条件对其区域古地理环境的重建和恢复具有重要的地貌学研究意义。本文在综合前人关于自由河曲的理论与实际案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自由河曲的发育...
关键词:嘉陵江 古河曲 自由河曲 发育条件 古地理重建 
“巫山黄土”氧化物地球化学特征与古气候记录被引量:26
《中国地质》2013年第1期352-360,共9页张玉芬 李长安 熊德强 周耀 孙习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1008和40771213);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0814057和1212011121142)联合资助
根据73个"巫山黄土"样品的氧化物测试结果,对"巫山黄土"氧化物地球化学特征和记录的古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1)"巫山黄土"主要的化学成分为SiO2、Al2O3、Fe2O3,(SiO2+A12O3+Fe2O3)的平均含量大于洛川黄土和甘孜黄土,与洛...
关键词:“巫山黄土” 氧化物地球化学 古气候特征 长江上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