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芬

作品数:107被引量:790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沉积物磁组构特征长江中游磁组构江汉平原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热带地理》《华北地震科学》《海洋湖沼通报(中英文)》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350年前的汉口及汉江河口段古地理格局被引量:3
《地球科学》2023年第9期3552-3561,共10页李长安 张玉芬 徐望生 李国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871019,41672355);武汉市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项目(No.WHDYS⁃2018⁃007).
汉口是武汉三镇之一,华中地区的政治、金融、商贸、对外交往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自古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以“东方芝加哥”驰名于海内外.汉口并不是武汉的一个行政单元,大致为武汉市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三个行政区所辖范围....
关键词:古地理 清康熙时期 汉江河口分流区三角洲 人居环境 汉口地区 地理区域 地貌学 
基于古地图的汉口城市形成过程探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2期273-280,共8页李长安 张玉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019,41672355);武汉市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项目(WHDYS-2018-007)。
武汉市是长江流域的特大城市之一,武汉的城市演化经历了武昌与汉阳的“双城对峙”到武昌、汉阳与汉口“三镇鼎立”的发展历程.汉口的形成是武汉城市成型的关键,也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该文重点依据历史图件,对汉口城市的形成、演化及“...
关键词:城市起源 古地图 汉口检司 三镇鼎立 汉口 
长江演化百年谜题:回溯与进展
《地震地质》2023年第1期1-28,共28页郭汝军 魏传义 李长安 张玉芬 李亚伟 孙习林 张增杰 冷勇辉 苏建超 李国鼐 吕凌云 陈旭 丁智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1011,42171008,42002203)资助。
长江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地貌格局的形成与东亚现代地貌格局的建立。文中简述了百余年间长江演化研究的主要争论,梳理了近20年来将物源示踪方法应用于长江演化研究的进展及得到的启示。通过对长江流域的典型沉积体系:包括上游昔格达组、剑...
关键词:长江演化 争论与进展 物源示踪 长江三峡 长江第一弯 
长江龟-蛇卡口江段的矶头分布及对城市建设的影响被引量:1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2年第8期1787-1796,共10页李长安 徐望生 张玉芬 贾明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019;41672355);武汉市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项目(WHDYS-2018-007)。
“矶”对于长江中下游河道的形态、洲滩的发育、岸线的稳定等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并直接影响到长江的防洪、航运、岸线利用等经济和社会活动。位于长江武汉段的龟-蛇卡口是长江中下游最为重要的河道卡口,关于该卡口内的岸矶,前人提到的...
关键词:长江武汉段 龟-蛇卡口 张王矶 红石矶 城市建设 
滨江平原的形成模式是江—湖、洲—陆转化——以长江武汉段武昌北部为例被引量:2
《湖泊科学》2022年第3期1006-1017,共12页李长安 张玉芬 李国庆 郭汝军 陈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019,41672355);武汉市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项目(WHDYS-2018-007);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湖北研究院武汉分院咨询研究项目(HB2020C18)联合资助。
长江武汉城区段呈SSW—NNE向从城市中心流过.两岸滨江平原是武汉城市的黄金地段.分布于汉阳和武昌沿岸的滨江平原,平面形状似弓形分布于晚更新世岗地与长江之间.研究发现,其形成经历了江—洲—湖—陆的转变过程,是长江中的沙洲并岸的产...
关键词:长江武汉段 滨江平原 分汊河道 江—洲—湖—陆转化 
长江三峡巫山黄土稀土元素特征及古环境被引量:1
《中国地质》2022年第3期901-911,共11页张玉芬 李长安 熊德强 张岱 胡绪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292,41671011,4167235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长江计划项目(CUGCJ1801)联合资助。
【研究目的】巫山黄土是位于北亚热带河谷的一处代表性的粉尘堆积,具有重要的区域环境指示意义。【研究方法】本文通过系统取样,对巫山黄土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和古气候意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结果表明:(1)巫山黄土各样品的...
关键词:稀土元素特征 古环境 巫山黄土 三峡 长江上游 
基于河湖地质过程的武汉市湖泊的成因划分被引量:6
《地球科学》2022年第2期577-588,共12页李长安 张玉芬 李国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871019,41672355);武汉市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项目(No.WHDYS-2018-007)。
武汉市位于长江中游,长江与汉江在此交汇,城区河网纵横,湖泊众多,素有"江城"和"百湖之市"之称.湖泊对于武汉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宜居城市建设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关于武汉市的湖泊前人曾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于湖泊的成因则研究较少.湖...
关键词:武汉市 湖泊成因 河流地质过程 河湖系统 水文地质 
武汉东湖是如何形成的?被引量:2
《地球科学》2021年第12期4562-4572,共11页李长安 张玉芬 李国庆 郭汝军 陈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871019,41672355);省市级项目“武汉市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项目”(No.WHDYS-2018-007);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湖北研究院武汉分院咨询研究项目(No.HB2020C18)。
东湖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城区,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城中湖之一.她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武汉市正在打造东湖城市生态绿心.东湖对于武汉在资源、环境、生态、人文各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关于东湖的成因长期众说纷...
关键词:武汉东湖 成因 地质地貌 江湖关系 湖泊保护 水文地质 
江湖地质环境演变中的武汉市堤防历史与城市发展被引量:3
《地质论评》2021年第5期1497-1506,共10页李国庆 张玉芬 李长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871019;41672355);省市级项目:“武汉市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项目”(编号:WHDYS-2018-007)的成果。
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江、湖地质环境是造就武汉城市的基础,同时江河水患又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筑堤防洪是武汉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武汉的城市发展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堤防的修建史,是武汉城市发展的人地关系史。本文以武...
关键词:武汉 地质环境 堤防建设 城市发展 城市地质 
江汉平原东北缘末次冰消期沉积物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被引量:4
《沉积学报》2021年第4期983-994,共12页张玉芬 李长安 赵举兴 毛欣 许应石 魏传义 李亚伟 张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2355,41671011,41877292);武汉市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项目(WHDYS-2018-004,WHDYS-2018-007)。
麻城剖面位于江汉平原东北缘山地丘陵与平原过渡带半封闭的宽浅碟形洼地,是江汉平原北缘末次冰消期代表性沉积剖面。沉积环境主要由山麓坡洪积相和沼泽相组成,形成年代为距今18.00~8.60 ka。麻城剖面粒度组成主要以粉砂为主,达60.73%,其...
关键词:江汉平原 末次冰消期 粒度分析 地表径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