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SK101902)

作品数:3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潘华琴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鄱阳湖学刊》《文艺争鸣》《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阿凡达万物有灵电影《阿凡达》生态主题阿诺德·伯林特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生态批评的语言之途——关于生态语言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文艺争鸣》2013年第6期136-139,共4页潘华琴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SK101902)研究成果之一
生态语言学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学研究范式,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它的主要研究宗旨和研究方法。一是用生态学术语隐喻性地描述世界上不同的语言形式以及讲述这些语言的不同生活群体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其研究重心在语...
关键词:语言学研究 生态批评 20世纪90年代 生态语言学 相互作用 语言形式 语言系统 环境问题 
重归自然之径——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思想研究被引量:2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166-170,共5页潘华琴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SK101902)的阶段性成果
以知觉首要性为出发点,以"环境""审美知觉""身体化""环境连续性"为关键词,综合评述伯林特环境美学思想,并结合当代生态批评的核心话题"人与自然"之关系,简要评析伯林特的环境美学思想之理论价值,指出以身体知觉为纽带的"环境连续体"和"...
关键词:环境美学 审美知觉 身体化 自然之径 阿诺德 伯林特 
电影《阿凡达》的生态主题探析被引量:3
《鄱阳湖学刊》2011年第3期94-98,共5页潘华琴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生态批评视阈下的文学理论研究"阶段性成果(SK101902)
科幻片《阿凡达》是一部从生态视角讲述的有关人类未来的故事,旨在展示"唯科技"论下人类的可能性命运。影片中地球人与纳威人的矛盾冲突、毁灭性战争的爆发、地球人被驱逐的真正原因在于:人类技术理性的先天残疾,以及由此导致的人类行...
关键词:阿凡达 技术理性 万物有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