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无)

作品数:45被引量:341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胡正荣陶喜红付玉辉姬德强任孟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国联通新华通讯社更多>>
相关期刊:《新闻知识》《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传媒》《中国记者》更多>>
相关主题:移动互联网市场集中度中国对外传播传媒产业互联网环境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国际传播的全球政治与经济象征身份建构被引量:5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年第9期67-71,共5页任孟山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际传播学科发展前沿研究"(项目编号:11AXW00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际传播发展新趋势与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2&ZD017)的研究成果
"加强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已是国家战略层面的工作部署与安排。"中国故事"是中国国际传播的宏观概念,"讲好中国故事"必须经过适当的内容拆解才具有可操作性。在国际传播战略层面至少应该对中国的全球政治、经济与文化象征身份有基本...
关键词:国际传播 中国故事 国际政治 世界经济 
全国“两会”与国际传播
《传媒》2016年第6期36-38,共3页任孟山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国际传播发展新趋势与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研究"(批准号12&ZD017)阶段性研究成果
从政治意义上讲,全国"两会"是国内政治,但从新闻传播意义上讲,全国"两会"早就打破国界,走向了国际。这不仅是国内传播,也是国际传播,而且是国际传播的重要舞台。在信息传播全球化的今天,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已经同步化,对内传播与对...
关键词:国际传播 国内传播 信息传播全球化 新闻报道 国内政治 人民网 同步化 传播价值 传播主体 传播理念 
技术赋权与社会赋权的回响: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时政新闻改革——基于对近年来央视《新闻联播》春节期间创新的分析被引量:16
《新闻界》2015年第9期30-37,共8页刘俊 
国家社科基金首批重大招标项目"国际传播发展新趋势与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研究"(12&ZD017)
在中国语境下,"技术赋权"与"社会赋权"是媒介融合时代社会文化领域的最重要后果,"技术赋权"使大众永远期待"形式"的不断更迭与刺激,"社会赋权"使大众走向"内容"上的两端——凌厉批判或软性暖融。作为中国新闻改革的难点,中国电视时政新...
关键词:媒介融合 新闻改革 新闻联播 技术赋权 社会赋权 
帝国、天下与大同:中国对外传播的历史检视与未来想象被引量:11
《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117-122,共6页张磊 胡正荣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际传播发展新趋势与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研究"(12&ZD017);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中国国际传播力建设研究"(12JJD86000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的对外传播需要一种关于世界秩序与全球图景的理论想象。当代主流的"帝国-民族国家"逻辑中蕴含着帝国主义风险,值得反思。历史中国的"天下观"和朝贡体系、羁縻政策能够提供替代性的思考,"天下大同"的思想有潜力塑造国际传播的新景...
关键词:帝国 天下 大同 对外传播 国际传播 国际秩序 
媒体融合时代传媒类高校智库的角色转型被引量:5
《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第7期14-16,共3页胡正荣 姬德强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际传播发展新趋势与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研究"(12&ZD017)的阶段性成果
●如何在新传播现象中去芜取精.理论化“互联网思维”以及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将直接决定传媒类智库如何锁定未来研究方向。●传媒类智库只有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积极融入社会各界参与的传播实践创新浪潮.才能获得未来发展中最为扎...
关键词:媒体融合 智库 角色转型 传媒 高校 传播现象 “象牙塔” 发展趋势 
宣传、商业与艺术的三驾马车——中国当代电影政策变迁研究(1986-2013)被引量:2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65-68,共4页张磊 胡正荣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际传播发展新趋势与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2&ZD017);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中国国际传播力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2JJD860003)的研究成果
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电影政策的扶持功不可没。本文建立了宣传导向、商业导向和艺术导向三个驱动力构成的政策模型,对1986年影视合流后的29项中国电影主要政策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了三个主要政策变迁:(1)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国有独资...
关键词:中国电影 电影政策 意识形态 商业化 
既要“内外有别”更要“内外一体”——对我国对外传播原则的重新审视被引量:6
《新闻与写作》2015年第3期30-34,共5页唐润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际传播发展新趋势与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研究"(12&ZD017)阶段性成果
"内外有别"是我国对外传播从业者、教育者和研究者耳熟能详的经典原则,在我国对外传播历史上发挥过,并仍在发挥着重要影响。然而,在对外传播的实践中,对这一经典原则误读与曲解的现象比比皆是,带来的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正面作用...
关键词:“内外有别” “内外一体” 新闻传播规律 对外传播 
“软实力”概念在中国的挪用与流变——基于学术话语、媒体话语和官方话语的分析被引量:10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181-186,共6页张磊 胡正荣 王韶霞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际传播发展新趋势与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2&ZD017;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中国国际传播力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2JJD860003
"软实力"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引进中国,逐渐成为学术界、媒体界以及政界普遍使用的话语,其间经历了由简单引介到本土化的复杂过程,并发展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极具中国特色认知概念。"软实力"学术话语、媒体话语和官方话语的相关数据显示,...
关键词: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 话语分析 隐喻 转喻 
反腐败传播:理论模型与中国实践被引量:1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66-70,共5页姬德强 胡正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际传播发展新趋势与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2&ZD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外反腐败传播研究:理论;策略与案例"(项目编号:14YJC860010)的研究成果
本文认为"反腐败传播"一般包含传播再现、传播动员和传播监控三个类型。本文以新闻报道/影视剧、电视问政和网络反腐为例,分别解释了上述三类传播类型在中国反腐败传播中的具体实践,并就其有效性和局限性进行了辩证分析,并提出反腐败传...
关键词:反腐败传播 传播再现 传播动员 传播监控 
从“模式”到“实践”:国家、资本与社会关系中的中国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被引量:2
《新闻大学》2015年第1期65-72,共8页姬德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际传播发展新趋势与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研究"(12&ZD017)
中国的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曾经喧嚣于政策、市场与技术讨论中的转换"模式"之争逐渐归于沉寂,取而代之的是更具地方性的转换实践,以及对转换中涌现的各类技术与市场问题的应对。与上述专业话语和实践不同,本文从对"...
关键词:有线电视数字化 青岛模式 青岛实践 国家 中国道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