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AZD014)

作品数:6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郑文睿黄进罗华兰周友苏郑鈜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藏研究》《前沿》《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探索》更多>>
相关主题:协商主体社会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选举民主民主形式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社会协商主体能力研究
《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2017年第2期33-49,共17页黄进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社会协商的理论体系和法律建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号:11AZD014)
社会协商作为一种新型治理形式、一种新的民主形式、一种新的矛盾化解形式,需要包括党委、政府、公众和社会组织在内的协商主体不断提升社会协商能力。本文首先介绍了社会协商主体能力建设的含义、意义和基本内容,其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
关键词:社会治理 社会协商 主体能力建设 
浅谈社会协商主体能力建设
《长江丛刊》2016年第23期114-115,共2页罗华兰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社会协商的理论体系和法律建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号:11AZD014)
社会协商是党委政府与公众、社会组织、企业等各利益相关方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各利益主体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进行的协商。社会协商主体需要能力建设,才能推动社会协商健康有序的发展。本文论述了社会协商主体能力的含义、能...
关键词:社会协商主体 能力建设 
政策性文件中“社会协商”概念的探讨——以不同语境下的用法为核心的考察被引量: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31-38,共8页郑文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社会协商’的理论体系和法律建构研究"(编号:11AZD014)的阶段性成果
"社会协商"在当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中属于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在规范性文件的使用上也存在对其内涵与外延不同的表述,由此导致了理解与交流的困难。为更好地理解"社会协商",可能的路径之一就是考察其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分析现有14...
关键词:政策性文件 社会协商 政治体制改革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互契——兼论社会协商对互契式民主形式的实现与完善被引量:4
《探索》2014年第1期63-68,73,共7页郑文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11AZD014)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之间的关系影响到了相应民主制度的设计问题,应当依次按照"事实"、"价值"、"技术"的逻辑链条展开讨论。从事实的角度上看,根据党的代表大会报告,我国现在至少采取了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两种民主形式。从价值的层面上讲...
关键词: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民主形式 社会协商 
近代西藏法律地位研究
《西藏研究》2013年第1期1-10,共10页周友苏 黄进 
周友苏主持的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协商的理论体系和法律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1AZD014)的阶段性成果
法律地位是法律主体享受权利与承担义务的资格或表示法律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相应程度。讨论近代西藏的法律地位的实质是要回答西藏是否为一个"独立国家"的问题。通过对近代发生的若干与西藏有关的史实的梳理分析,可以得出,近代西...
关键词:近代 西藏 法律地位 独立国家 
政治参与、公众参与和社会主义权力监督
《前沿》2012年第21期21-24,共4页郑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社会协商的理论体系和法律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1AZD014)阶段性成果
政治参与和公众参与日益成为我国的治国方略之一。通过对政治参与和公众参与的比较考察,可以发现二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同,公众参与的内涵更具弹性。为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权力监督体系,有必要将政治参与和公众参与理论应用于实践,进一步深...
关键词:政治参与 公众参与 社会主义 权力监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