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项目(无)

作品数:11被引量:25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亚新刘君博陈杭平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北京仲裁委员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法学》《中外法学》《法学杂志》《民事程序法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民事诉讼法》诚实信用原则民事诉讼法起诉条件第三人撤销之诉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有关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另一种思考被引量:4
《民事程序法研究》2014年第1期12-20,共9页王亚新 刘君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项目”“民事诉讼法修改与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采取与学界主流观点所持的"否定适用说"不同的立场和研究进路,立足于解释论和司法政策论的角度及方法,对第三人撤销之诉展开分析;依次就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原告适格、起诉条件的加重、审理程序和裁判以及与案外人申请再审程序的关系...
关键词:第三人撤销之诉 适格原告 起诉条件 合并审理 
第三人撤销之诉原告适格问题研究现行规范真的无法适用吗?被引量:50
《中外法学》2014年第1期259-279,共21页刘君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项目""民事诉讼法修改与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
《民事诉讼法》修订之后,学界主流观点对于第56条第3款所确立的第三人撤销之诉程序能否适用持否定立场。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解释论和司法政策论的立场,以第三人撤销之诉是否存在适格原告作为切入点对第56条第3款的司法适用问题展开深...
关键词:第三人撤销之诉 原告适格 第三人 诉的利益 起诉条件 
新民事诉讼法关于庭前准备之若干程序规定的解释适用被引量:31
《当代法学》2013年第6期13-22,共10页王亚新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1~2013年度北京市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项目"民事诉讼法修改与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成果之一
根据从立案到开庭审理前我国民事诉讼流程的基本结构及不同阶段,可以把新民诉法所规定与庭前准备相关的内容划分为若干前后关联的程序操作或诉讼行为。从程序法解释论的角度,对新民诉法中有关这些准备活动的条文在司法实务中应当如何解...
关键词:民事诉讼庭前准备结构 新民诉法相关条文 先行调解 应诉管辖 诉的主客观合并 
重新仲裁制度运行的实证分析——以北京仲裁委员会重新仲裁的27个案件为样本被引量:2
《北京仲裁》2013年第3期43-62,共20页张霁爽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1年度北京市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项目“民事诉讼法修改与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的部分研究成果
重新仲裁制度是仲裁司法监督的重要制度设计之一,但其实际运行状况确鲜为人知。本文以北京仲裁委员会经过重新仲裁的27个案件为样本,通过梳理这些案件的数量、时间分布、重裁原因、重裁效果等方面,总结司法监督机构对重新仲裁制度的...
关键词:重新仲裁 北京仲裁委员会 实证分析 仲裁案件 仲裁的司法监督 
新《民事诉讼法》中的鉴定:理论定位与解释适用被引量:15
《法律适用》2013年第10期2-6,共5页王亚新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1~2013年度"北京市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项目"<民事诉讼法修改与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课题成果之一部分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已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程序性规则的“宝典”,该法中关于证据的新规定也是法官适法时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期特别策划邀请专家和学者详细“解剖”了鉴定、举证期限以及民事公益诉讼中的...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 鉴定 民事公益诉讼 证据问题 程序性规则 民事案件 法院审理 责任问题 
新民诉法第247条与面临“十字路口”的司法拍卖改革被引量:19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112-125,共14页百晓锋西北政法大学 
中国法学会一般项目<我国法院执行审查权改革研究>(项目号CLS(2012)C72);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1年度"北京市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项目"<民事诉讼法修改与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我国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建成的背景下,对于具体法律条款的适用、解释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建构的讨论将成为研究的主要任务。本期专题汇集呈现民事法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努力及其成果,以期推动基于法解释的法学研究的深入。
关键词:司法拍卖 十字路口 《民事诉讼法》 民诉法 人民法院 改革 生效法律文书 被执行人 
我国新民事诉讼法与诚实信用原则——以日本民事诉讼立法经过及司法实务为参照被引量:27
《比较法研究》2012年第5期32-43,共12页王亚新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1年度"北京市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项目"<民事诉讼法修改与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课题成果之一部分
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了新的《民事诉讼法》。新法第13条第1款明确规定:“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关于诚信原则对于民事诉讼立法的意义以及在民事司法实践中的作用,法学界已经...
关键词:民事诉讼立法 《民事诉讼法》 诚实信用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司法实务 日本 诚信原则 研究成果 
一审判决效力与二审中的诉讼外和解协议——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2号指导案例评析被引量:54
《法学研究》2012年第4期74-83,共10页王亚新 
北京市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项目"民事诉讼法修改与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的部分成果
对指导案例2号归纳的程序规则,理论上可用"执行力替代说"来加以说明。引入诚实信用原则并明确其在法律解释中的作用亦为本案的靓点之一。指导性案例应当随时间的推移而呈现出系列性,使规则的流变和连续这两种司法实务的需要有机地结合...
关键词:执行力替代说 诚实信用原则 类似案件 参照 类型化 
《民事诉讼法》修改与不予执行仲裁裁决——以北京仲裁委员会为对象的实证分析被引量:7
《法学杂志》2012年第5期111-119,共9页王亚新 陈福勇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1年度北京市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项目"民事诉讼法修改与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的部分研究成果
目前学界和仲裁界对《民事诉讼法》第213条规定的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条件是否修改及怎样修改存在较大争议。为了给相关讨论提供有益素材,有必要取得来自仲裁及司法实践的第一手资料并作实证性的考察。通过对北京仲裁委员会1995-2010年...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修改 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民诉法》第213条规定事由 
组织视角下的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制度被引量:21
《法学研究》2012年第1期17-30,共14页陈杭平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国家与社会’视角下的民事司法改革"(项目批准号11YJC820006);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1年度北京市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项目"民事诉讼法修改与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的阶段性成果
民诉法学界和实务界有关二审程序中的发回重审存在较大争议,该制度成为本次民诉法修改的重要议题之一。为了形成共识,对这一问题从法解释论的角度进行阐释解说尤为必要。为了限制发回重审裁量权的滥用,我国司法实践中采用程序细化与加...
关键词:民事诉讼 发回重审 审判管理 发回事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