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60110)

作品数:12被引量:4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健健赵慧宁曾伟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太仓市林业站更多>>
相关期刊:《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北京城市学院学报》《电影文学》《生态经济》更多>>
相关主题:景观设计城市后现代主义艺术后现代主义景观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学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态灾难电影的美学分析被引量:2
《电影文学》2014年第8期9-10,共2页张健健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YJC760110)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对"生态"的关注开始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影艺术因其视听效果展现出的感染力,成为人们自我警醒、传达生态危机认识的一种良好载体。在这一背景下,生态灾难电影也逐渐升温,这类影片让人在欣赏视觉奇观的...
关键词:生态 美学 灾难电影 艺术 
景观设计中的废弃物再生被引量:4
《生态经济》2014年第3期195-199,共5页张健健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60110);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SJB76002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废弃物产生量逐年增加,将废弃物用于景观设计对于建设可持续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具体案例论述了景观设计中废弃物再生的三种途径:观赏小品型再生、功能设施型再生、整体环境型再生。在此基础上,...
关键词:景观设计 废弃物 再生 环境 
西方当代景观设计中的“垃圾”美学被引量:5
《现代城市研究》2013年第10期44-49,88,共7页张健健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世纪西方艺术对景观设计的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760110)
在当代的西方景观设计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对废弃物重新利用的趋势,这展现出一种另类的景观美学——"垃圾"美学。"垃圾"美学启发人们重新发现废弃物的潜在价值,使它们在经过必要的处理和设计后,产生新的价值。在追溯"垃圾"美学渊源的基础...
关键词:景观 “垃圾”美学 环境 废弃物 
美国女性风景园林先驱之一——艾伦·比德尔·希普曼被引量:4
《中国园林》2013年第8期35-39,共5页曾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20世纪西方艺术对景观设计的影响研究”(编号12YJC760110);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城市化视野中的中国景观设计研究”(编号2013SJD760025)共同资助
女性风景园林师的出现是19世纪和20世纪美国风景园林专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她们打破了由男性风景园林师一统设计领域的局面。艾伦·比德尔·希普曼(1869—1950)是当时女性风景园林师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将希普曼的最后一个设计项目...
关键词:风景园林 艾伦·比德尔·希普曼 女性 设计 榆树别墅花园 
现代艺术影响下的景观设计研究
《美与时代(创意)(上)》2013年第7期9-12,共4页张健健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世纪西方艺术对景观设计的影响研究"(12YJC760110)成果之一
现代艺术运动使得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所确立的艺术传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绘画、雕塑、建筑等均显示出与传统告别的态度和立场。当这些艺术门类在现代艺术运动中走向全新的发展时,景观设计也从中吸收借鉴,从而形成了新的设计观念和形式...
关键词:景观设计 艺术影响 现代 民族艺术精神 艺术传统 艺术运动 创作灵感 文艺复兴 
景观设计的后现代艺术倾向及其启迪被引量:6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210-214,234,共6页张健健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2YJC760110)
20世纪后半期,后现代主义艺术中的一些思想对当代西方景观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分析这些影响的基础上,归纳出当代景观设计中的3个后现代艺术倾向:回归传统、强调过程、审美平民化。揭示了这3种倾向对于我国景观设计的启迪:1)探索继...
关键词:景观 后现代主义艺术 思想 形式 
线与块:中西古典园林艺术形态的比较与分析被引量:3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年第3期52-56,共5页张健健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世纪西方艺术对景观设计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2YJC760110]成果之一
对比中西方传统艺术可以发现,两者在艺术的总体形态上分别表现出"线"与"块"的特征,这两种特征也表现在中西古典园林艺术形态中。通过对中西古典园林空间形象和造园要素的比较,分析了"线"与"块"这两种特征在中西园林艺术中的表现,揭示了...
关键词:园林 艺术形态 线  
后现代城市规划的人文转向被引量:4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6-11,共6页张健健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60110)成果之一
现代主义规划思想虽然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理性主义的无限膨胀,给当代城市带来了社会、精神、环境、生态等一系列危机。后现代主义规划思想逐渐由强调功能理性转变为呼唤人性、文化、多元价值的回归,使得城市规划进入—个...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城市规划 人文精神 现代主义 
城市空间规划的后现代策略
《绿色科技》2013年第8期14-16,共3页张健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2YJC760110)资助
对后现代时期城市空间规划策略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后现代城市空间规划思想的核心逐渐由强调功能理性转变为向人性、文化、自然等多元价值的回归,期望对当代中国城市建设提供启发。
关键词:城市 空间 后现代 文化 生态 
“道法自然”启迪下的园林建设探讨
《绿色科技》2013年第3期80-82,共3页徐建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2YJC760110)资助
指出了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应当学会以自然为师,向自然学习,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提出了园林建设中4种"道法自然"的途径:仿自然之形、取自然之意、从自然之法和行自然之效,并对这4种途径进行了论述。以期在园林的艺术和科学两种...
关键词:园林 自然 城市 建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