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8SK192)

作品数:6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方胜罗芳芳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黄山学院学报》《乐山师范学院学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晚唐九华生平科举边塞诗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晚唐诗人曹松生平事迹考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85-88,共4页方胜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8SK192:<唐代皖南地区文化与文学创作研究>)
晚唐诗人曹松的生平与游历尚存疑问,《唐才子传校笺》和《曹松若干事迹补正》对此有深入研究,但也都还存在着疏忽和失误之处;结合曹松自己以及友人的诗作,再借助史书和地方志的记载,对其籍贯、游历等问题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晚唐 曹松 籍贯 游历 
论晚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及其特色——以“九华四俊”为例
《黄山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50-53,共4页罗芳芳 方胜 
安徽省2009年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09SQRS046);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08SK192)
晚唐边境战争频繁,众多诗人喜欢前往边疆游历,面对边境战争中唐王朝胜少败多的局面,他们给予了高度关注,留下了大量边塞题材的诗作。在"九华四俊"的作品中边塞诗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将这些作品放到晚唐社会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加以分析,对...
关键词:晚唐 “九华四俊” 边塞诗 
略论“九华四俊”生平及其创作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26-30,共5页罗芳芳 方胜 
安徽省2009年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9SQRS046);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8SK192)
晚唐时期,在宣州和池州出现了众多文人,人们称呼其中的张乔、许棠、张蠙和周繇为"九华四俊",他们在唐代皖籍作家中创作成就最为突出。无论在人生经历,还是在创作主题与艺术风格上,他们都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选择其中突出的特征加以分析...
关键词:晚唐 “九华四俊” 生平 创作 
“九华四俊”考被引量:5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82-85,共4页方胜 罗芳芳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08SK192)
晚唐时期,在宣州和池州出现了众多文人,人们称呼其中的张乔、许棠、张蠙和周繇为"九华四俊",他们又与其他士人一起被称为"咸通十哲",在唐代皖籍作家中创作成就最为突出。但这个称呼并不见于唐人的记载,其得名的原因和时间经过初步分析可...
关键词:晚唐 "咸通十哲" "九华四俊" 科举 
晚唐文人的“费冠卿情结”被引量:1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13-16,共4页方胜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08SK192)
中唐诗人费冠卿留存的作品不多,也没有显赫的仕宦经历;但他颇受晚唐士人推崇,很多文人墨客前往其故居或墓前凭吊。人们关注他的主要原因是他不愿接受朝廷征召之举,他对待功名的态度以及处理仕宦矛盾的方式让士人羡慕不已。通过分析晚唐...
关键词:晚唐 费冠卿 隐逸 仕宦 
毁誉参半的杜荀鹤与“杜荀鹤体”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56-59,共4页罗芳芳 方胜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8SK192)
历来对于晚唐诗人杜荀鹤及其诗歌的评价可以说是毁誉参半。关于其生平,有两个问题常常为后人提及:其一,他是否是著名诗人杜牧之子;其二,他与朱全忠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此二者关系到杜荀鹤的出身以及人品问题,也成为后人争论的焦点。关...
关键词:杜荀鹤 生平 杜苟鹤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