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220)

作品数:13被引量:16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振朝韦志刚文军符睿王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省气象局更多>>
相关期刊:《气象学报》《太阳能学报》《高原气象》《干旱区地理》更多>>
相关主题:年际变化特征降水地气温差地表戈壁地区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绿洲边缘夏季晴天辐射平衡特征和地表能量研究被引量:5
《太阳能学报》2012年第11期1944-1950,共7页王超 韦志刚 李振朝 候旭宏 刘慧 魏红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2009CB4214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3095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220)
利用2009年敦煌绿洲边缘稀疏植被下垫面夏季观测资料,从中选取5d资料完整的连续晴好天气,系统分析西北干旱区下垫面夏季典型晴天的地表辐射收支和能量平衡的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总辐射较大,高于同期华南湿润地区,但低于青藏高原北部,...
关键词:绿洲边缘 地表参数 辐射平衡 能量平衡 
敦煌戈壁地区地气温差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8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11期72-78,共7页王超 韦志刚 李振朝 刘慧 魏红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4214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3095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220)资助
利用敦煌双墩子戈壁试验站2008年12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的塔站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地气温差的概率分布、日变化、日际变化、年变化和典型天气下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地气温差变化幅度较地温和气温小,分布在-1度附近有一个非常明显的...
关键词:敦煌 戈壁 地气温差 变化特征 
敦煌戈壁地区近地层风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1
《高原气象》2011年第2期299-308,共10页王超 韦志刚 李振朝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9CB4214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3095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220)共同资助
为了解敦煌戈壁地区近地层风向、风速的变化特征,利用2002-2008年"敦煌试验"在戈壁的微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西北极端干旱的戈壁地区风向、风速的概率分布特点和日变化、年变化、年际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1)该地区多为东、西风,威布尔...
关键词:敦煌戈壁 风向 风速 
中国西北干旱区地-气温差变化成因分析被引量:12
《中国沙漠》2010年第6期1442-1449,共8页符睿 韦志刚 文军 李振朝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9CB4214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30952;4087504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220)共同资助
利用1961—2000年中国西北干旱区49个气象台站百叶箱气温、0cm地温、降水和近地层风速月平均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分析了我国西北干旱区地-气温差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20世纪后40a西北干旱区冬季地-气温差呈减小趋势,...
关键词:西北 干旱区 地-气温差 降水 近地层风速 环流 
欧亚大陆干旱半干旱区感热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2
《大气科学学报》2010年第3期299-306,共8页周连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905027;4073095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220);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IAP0741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9CB421405)
利用1958—2002年ERA-40再分析感热通量资料进行EOF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春季还是夏季,欧亚大陆干旱半干旱区感热通量都有3个主模态。第1模态都表示空间分布的一致性,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欧亚大陆干旱半干旱区春季感热通量明显增强,...
关键词:ERA-40再分析资料 感热通量 EOF分析 MORLET小波 
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被引量:25
《大气科学学报》2009年第3期412-423,共12页周连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3095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22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9CB421405);大气物理研究所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IAP07414)
利用1951—2000年中国160个台站降水资料和1958—2002年欧洲中心的ERA-40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和对应大气环流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夏季降水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明显减少,出现持续性干旱;华北地区上空的暖...
关键词:华北干旱 环流异常 水汽输送通量 位涡 
气候数值模拟研究中初始场衰减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被引量:1
《气象学报》2009年第2期218-226,共9页王鹏飞 李建平 顾雷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2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3095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IAP07119);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科研业务专项项目(BROP200709)
根据对大气原始方程的定性理论和相空间的理论研究,初始场对数值模拟的作用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步衰减。文章分析初始场作用衰减理论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大气环流谱模式SAMIL和ECHAM的数值试验,在实际的计算环境中研究其初始场作用的变...
关键词:初始场 误差 气候 大气环流模式 集合预报 
利用大气环流模式讨论舍入误差对东亚和西北太平洋夏季气候模拟的影响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155-163,共9页黄刚 胡开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4CB4183002006CB40050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2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75051U073300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IAP07314IAP07119)
采用单精度和双精度编译的大气环流模式对东亚以及西北太平洋气候进行集合模拟,分析舍入误差对大气环流模式在东亚和西北太平洋区域夏季气候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双精度编译的模式在850 hPa环流场比单精度模式模拟效果要好。为了进...
关键词:舍入误差 西北太平洋 东亚气候 大气环流模式 
中亚感热异常对我国西北温度、降水的影响被引量:16
《高原气象》2009年第2期395-401,共7页周长春 高晓清 陈文 惠小英 李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亚干旱区感热变化规律及其与我国西北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40675052);“我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特征及其对气候影响机理研究”(4073095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干旱、半干旱地带陆-气相互作用机理、模型设计及数值模拟研究”(KZCX2-YW-220)共同资助
利用1954—2004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感热资料和我国西北地区31个测站温度、降水资料,采用SVD分析方法,分析了中亚感热场与我国西北地区温度、降水场的关系。分析表明:(1)4~9月的中亚感热与来年我国西北地区1月的温度呈显著的负相关...
关键词:中亚感热 中国西北温度和降水 SVD分析 
黄土高原典型塬区冬小麦田地表辐射平衡各分量特征分析被引量:16
《太阳能学报》2009年第1期12-18,共7页李振朝 韦志刚 文军 符睿 刘远永 刘蓉 
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220)
利用2006年4~7月份实际观测资料,分析了黄土高原典型塬区冬小麦生长过程中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地表辐射平衡各分量特征,并对比分析了冬小麦下垫面与裸土下垫面下的辐射平衡特征,发现:在不同天气条件下辐射平衡日变化特征有很大变化,冬小...
关键词:黄土高原典型塬区 冬小麦 辐射收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