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热通量

作品数:246被引量:2088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张强吕世华李栋梁窦军霞苏晨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青海三江源高寒荒漠与高寒草甸地表感热通量与潜热通量特征
《干旱区研究》2025年第3期420-430,共11页颜玉倩 李甫 陈奇 杜华礼 孙树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U22A20556);青海省科技基础研究计划(2023-ZJ-737);国家自然基金联合基金(U21A2021)。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物地球物理过程是研究全球变化的重要内容,认知不同植被覆盖地表热通量变化特征,对于进一步认识全球变化具有重要科学意义。通过位于青海三江源区沱沱河高寒荒漠和隆宝高寒草甸地表热通量涡动观测及梯度微气象观测,分...
关键词: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地面热源 三江源 
夏玉米不同生育期附加阻尼的变化特征及参数化方案
《灌溉排水学报》2024年第10期21-29,共9页王凤静 王净 魏征 蔡甲冰 张宝忠 韩聪颖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D190080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2130906);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SKL2022TS13)。
目前关于附加阻尼(kB^(-1))的研究中,任何一种参数化方案都不适用于所有植被结构类型的下垫面,因此对于生长过程中结构差异显著的植被需要分阶段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分析夏玉米4个生育期kB-1的日变化和月变化规律,探究各个生育期kB^(-1...
关键词:kB^(-1) 参数化方案 感热通量 生育期 玉米 
干涸湖床盐碱粉尘湍流释放的大涡模拟
《中国沙漠》2024年第5期261-270,共10页姚顺予 郭晏宏 白慧敏 刘东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67013)。
湍流动力抬升是土壤风蚀过程中地表起尘的重要机制,因其高频度发生,是长时间尺度区域和全球大气中沙尘的重要贡献因素。以内蒙古查干淖尔湖干涸湖床沉积物为模拟对象,在理想大气边界层条件下开展不同大气稳定度和背景风的大涡模拟,探究...
关键词:对流湍流 大涡模拟 沙尘 感热通量 摩擦速度 查干淖尔湖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行星边界层方案热力预报变量选择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2期276-286,共11页赵怡雪 周博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92555)
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大气边界层湍流混合由行星边界层方案承担.传统的边界层方案多采用位温作为热力学预报变量,计算感热通量并获得位温的湍流倾向,多数边界层方案设计之初,也往往只考虑干边界层中的位温湍流混合.事实上,驱动边界层...
关键词:行星边界层方案 对流边界层 虚位温 浮力通量 感热通量 
湿空气对开放块石层湿热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冰川冻土》2024年第1期260-271,共12页侯彦东 梁澍豪 雷文远 周凤玺 唐东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61018);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西部青年学者”项目(22JR9KA033)资助。
青藏高原暖湿化趋势日益加剧,空气中的水汽质量分数随季节变化差异较大致使空气物性参数、焓值等产生变化,可能会间接影响块石路基的换热过程。本文基于模型试验及空气热力学理论,对等压条件下干、湿空气中块石层内湿热特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块石路基 湿热特性 模型试验 焓值 感热通量 
青海省多年地表感热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3
《干旱区研究》2024年第1期36-49,共14页孙宽 孙雪岩 唐艳 张亚玲 刘富刚 范克胜 杨子琼 屈志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60361);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MS04010)。
选取青海省35个气象站观测数据,基于CHEN-WENG感热系数方案,计算了1980—2017年青海省地表感热通量。利用小波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经验正交函数法(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对感热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关键词:感热通量 EOF分析 M-K检验 小波分析 青海省 
P-RSHMU蒸发波导预测与湍流通量相关性分析
《海洋预报》2023年第5期66-72,共7页张利军 张超 王红光 郭相明 韩杰 张守宝 
国家基础加强计划技术领域基金(A152003002)。
为更好地揭示蒸发波导形成机理与近海面湍流通量的定量相关关系,基于海上平台实测水文气象数据,引入稳定条件以及不稳定条件下预测性能较好的P-RSHMU蒸发波导模型,定量给出该模型预测蒸发波导高度与近海面湍流通量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关键词:P-RSHMU模型 潜热通量 动量通量 感热通量 相关系数 
2012-2015年河西走廊中部绿洲农田生态系统水热碳通量观测数据集被引量:1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2023年第3期39-48,共10页吉喜斌 赵文智 金博文 赵丽雯 赵文玥 杜泽玉 陈智 张雷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71043、42230720、41771041、40930634、41271036)。
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水分、热量和二氧化碳交换过程是陆地表层物质与能量交换的核心内容。涡动相关系统已成为当前测算陆地生态系统水热碳交换过程的首选方法之一。本数据集是中国通量观测研究联盟(ChinaFLUX)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点...
关键词: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CO_(2)通量 开路式涡动相关系统 绿洲农田生态系统 干旱区 
1984-2020年青藏高原感热通量长期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6
《高原气象》2023年第4期833-847,共15页雷润芝 余晔 周国兵 李江林 刘燕飞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5701);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2J011)。
感热通量作为表征青藏高原热力作用的主要物理量之一,受地表温度、气温、热交换系数以及风速影响,但在不同热交换系数计算方法下,得到的青藏高原感热通量值的大小存在一定差异,针对该现象,本文使用青藏高原89个站点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计...
关键词:青藏高原 感热通量 趋势转折 归因分析 
基于最大熵增模型对京津冀地表通量的估算与评估被引量:2
《气象学报》2023年第3期492-505,共14页张瑞 王迎春 张亦洲 赵平 苗世光 李娜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201100008220002);青年北京学者计划项目(2018-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5088);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IUMKY202210)。
利用观测数据和最大熵增(Maximum Entropy Production,MEP)模型,估算了京津冀地区小汤山、顺义和武清3个站的地表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模型的输入量为地表净辐射、地表温度以及地表比湿,其中地表温度和地表比湿分别通过地表向上、向下...
关键词:最大熵增模型 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涡动相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