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200046)

作品数:12被引量:20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吴立新吴育华刘善军李永强钟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河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东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煤炭学报》《矿山测量》《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遥感-岩石力学构造地震地震遥感热红外辐射红外辐射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脆性岩石与有机玻璃受力红外辐射特征的比较被引量:11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第S2期4183-4188,共6页刘善军 吴立新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046)
近年来的遥感岩石力学研究表明,岩石受力及灾变过程存在规律性的红外辐射效应,岩石破裂前存在红外异常前兆。为更好了解岩石受力的红外辐射特征、并进一步探索其物理机制,基于实验结果对脆性岩石和有机玻璃受力的红外辐射特征进行分析比...
关键词:遥感岩石力学 岩石 有机玻璃 热力耦合效应 红外辐射 
非连续断层破裂红外辐射与声发射、应力场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7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第6期1111-1117,共7页吴立新 唐春安 钟声 吴育华 张后全 谭志宏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领域前沿基金(Q1103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174013);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基金(200046)
应用RFPA2D程序模拟雁列和共线非连通两种非连续断层的应力场和声发射场,并与相同条件下的热红外辐射成像试验进行对比,分析非连续断层的温度场与应力场及声发射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试验的声发射与实际试验中的热红外辐射...
关键词:遥感-岩石力学 非连续断层 热红外辐射 应力场 数值试验 
岩石撞击引发矿井瓦斯爆炸可能性的实验探索被引量:11
《煤炭学报》2005年第3期278-282,共5页吴育华 吴立新 钟声 张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172090);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领域前沿基金项目(Q110307);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基金项目(200046)
针对煤矿瓦斯灾害诱发背景及原因,结合前期固体撞击实验成果,利用热红外成像技术进行了沉积岩类岩石的撞击实验,发现撞击瞬间,岩石撞击中心部位或飞溅破碎体温度达到最大值,撞击升温可达218℃,且温度保持在100℃以上的时间超过1min;干...
关键词:岩石撞击 瓦斯爆炸 点火源 辐射升温 热红外成像 
遥感-岩石力学(VIII)——论岩石破裂的热红外前兆被引量:55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第10期1621-1627,共7页刘善军 吴立新 王川婴 葛大庆 吴育华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领域前沿基金(Q110307);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基金(20004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001003)联合资助课题。
岩石破裂存在多种前兆,它是岩石力学和岩石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在总结多年遥感-岩石力学基础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岩石破裂的热红外前兆进行了系统总结与分析,包括:前兆表现形式及其类型、前兆的时间及空间特征、前兆的机理等。...
关键词:遥感-岩石力学 岩石破裂 热红外前兆 微破裂 遥感监测 
遥感-岩石力学(VII)——岩石低速撞击的热红外遥感成像实验研究被引量:6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第9期1439-1445,共7页吴立新 吴育华 刘善军 李永强 李国华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基金(20004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172090);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8001003)重点项目联合资助课题。
利用热红外遥感成像技术进行岩石低速撞击瞬间的遥感监测,分别进行了以大理岩为主的不同岩性的垂直撞击实验、不同角度的倾斜撞击实验以及不同表面条件(潮湿度)的垂直撞击实验。发现(1)岩石垂直撞击时,均存在一临界速度,不同岩性岩石的...
关键词:遥感-岩石力学 热红外遥感成像 低速撞击 辐射 撞击反演 
遥感-岩石力学(Ⅵ)——岩石摩擦滑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9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第8期1247-1251,共5页刘善军 吴立新 王金庄 吴育华 李永强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基金(20004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001003)联合资助课题
以花岗闪长岩和辉长岩为例,结合遥感-岩石力学基础实验研究,研究了双轴加载条件下岩石摩擦滑移特征,重点对影响岩石摩擦滑移特征的5个重要因素,即正应力、岩性、摩擦表面粗糙度、含水性及摩擦速率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表明:(1) 正应力越...
关键词:遥感-岩石力学 岩石粘滑 摩擦滑移 构造地震 花岗闪长岩 辉长岩 
遥感-岩石力学(Ⅴ)——岩石粘滑过程中红外辐射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第5期730-735,共6页刘善军 吴立新 吴育华 李永强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基金(20004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001003)联合资助课题。
利用双轴加载实验装置和热红外成像仪器对岩石剪切滑移过程中的红外辐射进行了成像实验。研究表明,摩擦速率、正应力、摩擦面粗糙度、岩石强度与矿物颗粒硬度是影响岩石粘滑过程红外辐射的重要因素(1)摩擦以等速率进行时,岩石摩擦裂隙...
关键词:遥感-岩石力学 地震遥感 红外辐射 岩石粘滑 构造地震 
遥感-岩石力学(IV)——岩石压剪破裂的热红外辐射规律及其地震前兆意义被引量:45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第4期539-544,共6页吴立新 刘善军 吴育华 李永强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基金(20004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001003)联合资助项目。
完整岩体压剪破裂失稳是构造地震的另一种可能孕震机制。以此为模拟对象,采集中国首都圈地区的5种典型岩石,进行了岩石压剪破裂过程的红外辐射成像实验。研究发现:(1) 岩石压剪破裂过程存在热弹和摩擦热两种热-力耦合效应,且压剪作用越...
关键词:遥感-岩石力学 构造地震 地震遥感 岩石压剪破裂 
遥感-岩石力学(III)——交汇断层粘滑的热红外辐射与声发射规律及其构造地震前兆意义被引量:28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第3期401-407,共7页吴立新 刘善军 许向红 吴育华 李永强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基金(20004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001003)联合资助项目。
以构造地震孕震机制之三即交汇断层粘滑发震为模拟对象,利用双轴加载实验系统和红外热像仪对自然界经常出现的断层组合模式——不同交汇角度的组合断层的物理模型进行了室内加载实验,利用红外热像仪和声发射仪分别测定了加载过程中试样...
关键词:遥感-岩石力学 构造地震 地震遥感 热红外辐射 声发射 交汇断层 
遥感-岩石力学(II)——断层双剪粘滑的热红外辐射规律及其构造地震前兆意义被引量:29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第2期192-198,共7页吴立新 刘善军 吴育华 李永强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基金(20004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8001003)重点资助项目
以构造地震孕震机制之二即断层粘滑发震为模拟对象,利用双轴加载实验系统和红外热像仪,对4类断层组合条件下双剪粘滑过程中的红外辐射温度场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研究表明:断层表面温度场的时空演变不仅与应力水平有关,...
关键词:遥感 岩石力学 断层粘滑 地震前兆 热红外辐射 地震遥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