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60058)

作品数:13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罗晓欢罗楠李海鹏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寻根》《文艺生活(艺术中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艺术生活》更多>>
相关主题:墓碑清代建筑川东雕刻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建筑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四川地区清代墓葬建筑装饰中之“拥吻图”考辩被引量:2
《装饰》2018年第3期79-81,共3页何雅闻 罗晓欢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四川巴中地区清民间石碑雕刻艺术"(编号:12YJC760058)基金资助
"拥吻图"是四川地区众多清代墓葬建筑雕刻图像中的另类,其位置显要,题材另类,引起诸多的关注和热议。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四川万源、宣汉多处墓葬的"拥吻图"进行了初步考证,并认定此类戏剧人物和情节表现的是《凤仪亭》这一经典...
关键词:墓葬艺术 墓葬建筑 湖广填川 川剧 
四川地区清代墓葬建筑中的八仙雕刻装饰研究
《中国美术研究》2018年第1期12-16,共5页罗晓欢 罗楠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四川巴中地区明清民间石碑雕刻艺术研究》(课题号:12YJC760058)阶段性成果
八仙作为我国民间美术常见的人物题材,在川、渝地区清代民间墓葬建筑上也非常流行。且有着丰富多变的表现形式。文章从墓葬建筑上的八仙雕刻图像的排布结构、装饰形式、造型工艺等角度探讨了该地区的八仙信仰与丧葬观念之间的关系。文...
关键词:八仙信仰 四川清代墓葬建筑 雕刻装饰 丧葬观念 
浅析四川东、北地区明清墓碑建筑雕刻艺术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7年第5期130-135,共6页涂天丽 罗楠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四川巴中地区明清民间石碑雕刻艺术研究>(课题号12YJC760058)
明清时期在四川东部和北部地区流行着厚葬的丧葬习俗,因此,修筑了大量地上石质仿木结构的墓碑建筑,其外观是模仿了中国古代高等级的宫殿、庙宇、房屋等建筑修建而成。墓葬建筑的形制高大、空间复杂,雕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构思巧妙、...
关键词:明清时期 墓葬建筑 雕刻形象 
四川省宣汉县清代曾氏墓葬建筑雕刻装饰艺术探究
《艺术生活》2017年第2期32-35,共4页涂天丽 罗楠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四川巴中地区明清民间石碑雕刻艺术研究"(项目编号:12YJC760058)
曾氏墓是四川省宣汉县的一座家族墓群,墓葬建筑的形制是模仿中国传统高等级建筑修建而成的礼仪性建筑。该墓葬建筑的雕刻装饰精致美观,装饰图案以其对称性的造型方式、追求满密空间布局、繁复新巧的雕刻层次的表达方式,体现了该墓葬建...
关键词:宣汉曾氏墓 建筑雕刻 装饰艺术 
论四川地区清代墓葬建筑的色彩特点
《艺苑》2017年第1期41-43,共3页涂天丽 罗晓欢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四川巴中地区明清民间石碑雕刻艺术研究>研究成果(课题号12YJC760058)
四川地区现存大量清代墓葬建筑,是模仿中国传统建筑修建而成,建筑体量高大、雕刻精美、彩绘丰富,成为一种风格特殊的丧葬建筑艺术。色彩装饰历来是中国传统建筑重要的装饰体裁,在墓葬建筑装饰中亦频繁出现,该地区至今仍有大量墓葬建筑...
关键词:四川地区 墓葬建筑 色彩装饰 
川东、川北地区明清墓葬建筑艺术
《寻根》2016年第4期62-75,共14页涂天丽 罗晓欢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四川巴中地区明清民间石碑雕刻艺术研究"(12YJC600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明清以来的厚葬之风影响甚广,即使在西南的偏僻山区,如川东、川北地区,亦有较大数量的地上石质仿木结构民间墓葬建筑遗存。据其碑志铭文可知,这些墓葬主要是“湖广填四川”以来的移民家族墓。如今这些墓葬的形制规模、碑志铭文、装...
关键词:明清时期 建筑艺术 川北地区 墓葬 长江上游地区 民间美术 湖广填四川 历史文化 
四川广元元坝区李紫龍墓葬碑刻文字研究
《现代装饰(理论)》2016年第3期240-241,共2页李海鹏 罗晓欢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四川巴中地区明清民间石碑雕刻艺术研究>基金资助;(课题号:12YJC760058)
文章以四川广元元坝区的一处清代墓葬的碑刻铭文为个案,通过其碑刻文字的空间配置、内容以及雕刻技艺等的梳理,探讨了四川清代民间墓葬碑刻的观念习俗和民间文化特征。
关键词:元坝区 四川广元 文字研究 空间配置 川东北地区 雕刻技艺 墓主人 中山村 丧葬习俗 文化特征 
四川清代墓葬建筑的亡堂及雕刻图像研究被引量:4
《美术研究》2016年第1期60-67,共8页罗晓欢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四川巴中地区明清民间石碑雕刻艺术研究>基金资助[课题号:12YJC760058]
亡堂,是长江上游地区明清地上墓葬建筑主墓碑上部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龛型门楼,它部分移植了家居和祠堂的神龛结构和功能。在亡堂内供奉神主牌位或墓主雕像体现了"魂兮归来!反故居些"的特殊墓祭观念。一方面,亡堂建筑通过对高等级礼仪建筑...
关键词:明清墓碑建筑 墓葬美术 开芳宴 亡堂 
四川东、北地区清代墓碑建筑考察报告
《古代墓葬美术研究》2015年第1期273-309,共37页罗晓欢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四川巴中地区明清民间石碑雕刻艺术研究》基金资助(课题号:12YJC760058)
序言在四川、鄂西、重庆、陕南等邻近区域内,现存较大数量明清以来的石质仿木结构墓碑及其附属建筑,为了表述的方便,本文将矗立在墓葬(土冢)前面、墓地之上的所有石构建筑统称为墓碑建筑。事实上,这些墓碑建筑有高、宽达四五米的单体墓...
关键词:墓碑 明间 戏台 碑刻 石碑 建筑 四川 地区 
四川地区清代墓碑建筑稍间与尽间的雕刻图像研究被引量:3
《中国美术研究》2015年第4期51-62,共12页罗晓欢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四川巴中地区明清民间石碑雕刻艺术研究》基金资助,课题号:12YJC760058
稍间和尽间是仿木结构墓碑建筑的外侧空间。相较于墓碑建筑实体结构上的雕刻图像而言,作为开间之内"虚"空间中的雕刻图像,无论是主题的选取、图像的尺度及其表现技巧都有较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脱离了墓葬建筑装饰...
关键词:四川清代墓葬建筑 稍间 雕刻图像 民间美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