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2007018)

作品数:8被引量:3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翠娟巩振东烟建华孙理军张喜德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辽宁中医杂志》《时珍国医国药》《湖北中医杂志》《中医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证本质中医证证候中医证本质病理体质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代谢组学与“正常体质-病理体质-证候”动态演变关系的研究思路探讨被引量:12
《湖北中医杂志》2011年第10期46-47,共2页李翠娟 孙理军 巩振东 
陕西省中医管理局资助课题(2007018);陕西省教育厅资助课题(08JK265);陕西省重点实验室专项课题(陕科计发[2008]131号)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疗制度、医疗保险的改革,医学的目的已不仅局限于治疗疾病,而是更多地将精力投入到疾病前期的预防上,其中对病理体质即亚健康状态的调整和改善更是倍受关注。据WHO一项全球性...
关键词:代谢组学 正常体质 病理体质 证候 动态演变 研究思路 
从模型性谈中医证本质的研究被引量:5
《中医杂志》2011年第15期1267-1268,共2页李翠娟 巩振东 烟建华 
陕西省中医管理局资助项目(2007018);陕西省普通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助
中医学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传统文化中模型思维方式的熏染,处处体现出模型化的特点。"证"作为中医学认识疾病的理论模型,也是这一思维方式的产物,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收集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进行逻辑推理而产生的...
关键词:证本质 模型性 主客合一 研究思路 
从整体关系探讨中医证的本质被引量:8
《中医杂志》2011年第1期12-13,17,共3页李翠娟 烟建华 巩振东 
陕西省中医管理局资助项目(2007018)
证作为中医学认识疾病的理论模型之一,其形成是从观察病象开始,然后运用整体联系的思维方法观察病象之间的关系并认识其意义,最后确认为某一证模型。每一证都是整体关系失调的相对稳定的模式(型),具有动态的整体联系性特征。因此,对中...
关键词:关系和合 中医理论 证候本质 研究思路 
对基于体质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制作的思考被引量:6
《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第12期3329-3330,共2页李翠娟 孙理军 
陕西省中医管理局资助课题(No.2007018);陕西省重点实验室专项课题(No.[2008]131)
关键词:体质 证候 动物模型 
从时证相应探讨中医证本质的研究被引量:3
《中医杂志》2010年第2期104-105,107,共3页李翠娟 烟建华 张喜德 巩振东 
陕西省中医管理局资助项目(2007018)
古人把人的生命看作是一个特殊的延续过程,采取考究时间过程的方法来体察生命,而不是着重研究其实体解剖结构。证作为中医学特有的识病模式,必然受外界时辰季节变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间节律性。证的本质可能是人体非特异性生理病理物...
关键词:证本质 时序性 研究思路 
论《内经》对中医证理论形成的影响
《时珍国医国药》2009年第5期1063-1064,共2页李翠娟 巩振东 
陕西省中医管理局资助课题(No.2007018)
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是理法方药一脉相承的桥梁和关键。证作为中医学特有的识病模式,其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而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内经》中,已蕴涵有证的雏形,并在解剖学、藏象学、思维方式等方面为中医证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
关键词:证理论 《内经》 
证本质研究的困惑与对策被引量:3
《辽宁中医杂志》2009年第4期531-533,共3页李翠娟 巩振东 
陕西省中医管理局资助项目(2007018)
根据中医证本质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目前证本质研究中存在的困惑,提出正确认识证概念的学术内涵,深入进行文献研究与整理,加强临床研究,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综合探索证本质等对策。
关键词:证本质 学术内涵 研究对策 
从全息性谈中医证本质研究被引量:1
《中医杂志》2009年第4期296-297,299,共3页李翠娟 巩振东 张喜德 
陕西省中医管理局资助项目(2007018)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有丰富的全息思想,全息思想是中医理论的特色,阴阳、五行、脏腑等都渗透着浓厚的全息思想。证作为中医学认识疾病的理论模型,同样存在这种全息性。因此,对中医证本质的研究,不能忽略证的全息性特征,一味地运用还原分...
关键词:证本质 全息性 研究思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