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2JJD50018)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袁济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蔡邕发愤著书汉魏文学文学变迁禅代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论蔡邕与汉魏文学观念之禅代被引量: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年第1期103-108,共6页袁济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50018)
蔡邕的文学观念与他的人生经历,反映出东汉晚期各种社会因素的变化。蔡邕早期笃嗜儒学学说,执意维护文学观念的经学价值与正统性,但经历了各种人生磨难后,其文学观念发生变化,形成了发愤著书与抒写真情的文学观念。他的碑志文写作也折...
关键词:汉魏时代 蔡邕经历 发愤著书 文学变迁 
从《世说新语》看古代文艺批评形态的演变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62-68,共7页袁济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魏晋南北朝士人活动与审美范畴构建"(12JJD50018)
在中国古代文艺批评史上,《世说新语》所开创的文艺批评方法,彰显出来的思想性,对于先秦两汉以来的中国古代文艺批评形态的重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影响到唐宋时代的诗话批评形态的形成。但在既有的研究成果中,对于《世说新语》的这一价...
关键词:《世说新语》 批评形态 嬗变发展 
汉魏士人问题与文学批评之演变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17-26,共10页袁济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魏晋南北朝士人活动与审美范畴构建"(12JJD50018)
东汉末年士人活动与魏晋文学批评形成有着直接的联系,当时的士人受党锢之祸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政治与人生立场,清议风气与批评意识的活跃,促进了汉魏之际文学批评形态的变化。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论精神蕴涵及其传承问题有着重要的...
关键词:汉末士人 蔡邕命运 文论演变 精神蕴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