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ZZ059)

作品数:9被引量:3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力锐马辉吴兴智杨莹李国青更多>>
相关机构:中共浙江省委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行政学院浙江省政府办公厅更多>>
相关期刊:《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浙江学刊》《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政治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网络问责政府谣言网络反腐网络社会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领导干部的网络风险与规避逻辑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4期75-81,共7页刘力锐 丁若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一般项目"提高网络反腐有效性的机制与路径研究"(13CZZ059);浙江省社科规划专项课题"习近平互联网治理思想研究"(18MYZX12YB)的阶段性成果
领导干部的网络风险是指发生在互联网空间或主要由互联网所导致的职业风险。领导干部的网络风险主要包括由个性所致、职务过程所致和社会生态所致三种类型。社会分化导致的族群紧张、参与转变导致的社会压力、个人失败归因的方向转化是...
关键词:领导干部 网络风险 职业风险 风险规避 
网络问责中的抗争表演与法律反制——一种抗争政治学的分析被引量:5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52-58,共7页刘力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资助项目(13CZZ059);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科学发展观与浙江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12JDZL03)
网络问责是社会行动者通过互联网平台对公共权力进行的监督、问责行为,它具有鲜明的抗争属性。社会行动者往往需要依赖网络表演来汇聚抗争力量,有效的问责表演必须满足公众需求、媒体需求和官方需求。权力主体借用权利理由和秩序理由,...
关键词:网络问责 抗争政治 抗争表演 法律反制 互联网治理 
网络问责中的谣言、辟谣与政府信任被引量:7
《浙江学刊》2017年第4期118-125,共8页刘力锐 马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提高“网络反腐”有效性的机制与路径研究》(13CZZ059);浙江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科学发展观与浙江发展研究中心项目《互联网时代的社会问责》(12JDZL03)阶段性成果
网络问责是一种公众质询与政府辩解的互动行为,谣言和政府辟谣交织其中,极易引发政府信任危机。政府信任是公众和政府在互动中建立和破坏的,它是贯穿问责、谣言和政府辟谣始终的实质问题。网络问责中的政府辟谣呈现出证实型辟谣、证伪...
关键词:网络问责 谣言 政府辟谣 政府信任 强化效应 
论网络谣言的媒介化再生产:三种“真实”的偏差被引量:5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7年第4期108-117,共10页刘力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提高‘网络反腐’有效性的机制与路径研究"(13CZZ059);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科学发展观与浙江发展研究中心"项目"互联网时代的社会问责"(12JDZL03)的阶段性成果
谣言和互联网的"联姻"并未改变谣言的社会本质,却使网络谣言具有自我生产性、社会扩张性和危机突发性等特征。网络谣言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映射,它的本质是客观真实、媒介真实、主观真实的递延偏差。在互联网传播生态下,某些事件经由离...
关键词:网络谣言 客观真实 媒介真实 主观真实 谣言治理 
网络问责的法律风险与权力规制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2期50-55,共6页刘力锐 边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提高‘网络反腐’有效性的机制与路径研究"(13CZZ059);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科学发展观与浙江发展研究中心"项目"互联网时代的社会问责"(12JDZL03)的阶段性成果
网络问责是社会主体通过互联网集体行动对公共权力进行的监督问责,其基本形态主要有网络曝光、网络扒粪、网络审判等。网络问责具有个人化、暴戾性、臆断性等集体行为特征,这些固有缺陷使之客观上面临着法律风险。在互联网治理中,相对...
关键词:网络问责 网络集体行动 法律风险 互联网治理 
全面从严治党,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中国政治学会2016年年会综述被引量:3
《政治学研究》2017年第1期111-117,共7页刘力锐 吴兴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提高‘网络反腐’有效性的机制与路径研究"(13CZZ059)的研究成果
2016年11月4~6日,由中国政治学会主办、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承办、浙江省政治学会协办的2016年中国政治学年会暨“全面从严治党、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近400名学者就如何不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深入推...
关键词:中国政治学会 从严治党 政治生态 年会综述 党内 净化 学术研讨会 省委党校 
网络社会的合作治理:赋能的技术与能动的政府被引量:11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2期50-56,共7页刘力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提高"网络反腐"有效性的机制与路径>(13CZZ05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网络政治动员态势的政府回应机制研究>(10YJC810027)阶段性研究成果
公共事务合作治理的合理性和理想绩效不言而喻,它是中国治理现代化可能的方向之一。但在强国家弱社会的中国现实中,合作治理与其说是个中国适用性问题,不如说是个在中国如何实现的问题。互联网具有渐进渗透效应、双向赋权效应、平台聚...
关键词:网络社会 合作治理 跨界公共问题 治理现代化 
论网络反腐:正外部性、低效率与政策意蕴被引量:1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6期61-68,共8页刘力锐 娄成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提高‘网络反腐’有效性的机制与路径研究"(批准号13CZZ05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网络政治动员的政府回应机制研究"(批准号10YJC810027);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科学发展观与浙江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批准号12JDZLO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网络反腐是社会力量参与反腐败的一种重要形态,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为整个社会带来了正向溢出效应。反腐行动者的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低于社会收益,导致网络反腐的正外部性。网络反腐在本质上可分为私利反腐、众利反腐、公利...
关键词:网络反腐 正外部性 成本收益 低效率 公共选择 廉洁政治 
我国网络反腐官方回应的误区及其矫正被引量:2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506-510,共5页李国青 杨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3CZZ059)
民众自发的网络反腐已经成为我国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官方有效回应网络反腐,对于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增强政府公信力、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官方在实践中对网络反腐的回应普遍存在包庇掩盖式回应,敷衍推诿...
关键词:网络反腐 官方回应 网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