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171006)

作品数:10被引量:28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五一李永华杨林生雒昆利侯少范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环境科学》《土壤通报》《地理研究》《土壤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土壤安全阈值剂量-效应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陕南土壤中水溶态硒、氟的含量及其在生态环境的表征被引量:42
《环境化学》2005年第3期279-283,共5页李永华 王五一 杨林生 雒昆利 李海蓉 
国家"十五"攻关项目(编号:2004BA704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171006).
以陕南早古生代地层上发育的土壤为材料,研究土壤中水溶态硒、氟的含量及其与总量、土壤pH值之间的关系,探讨土壤水溶态硒、氟含量在生态环境中的表征作用.结果表明,陕南土壤中水溶态硒、氟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12μg·g-1和0.87μg·g-1...
关键词:土壤 水溶态   含量 生态环境 指示作用 
大巴山区土壤中的硒和氟被引量:36
《土壤学报》2004年第1期61-67,共7页李永华 王五一 雒昆利 杨林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40 1 71 0 0 6 );中国科学院王宽诚博士后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
以大巴山区典型早古生代地层上发育的自然土壤为对象 ,研究了大巴山区土壤中Se、F等生命元素的含量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大巴山区土壤中硒、氟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6 65± 14 2 5μgg- 1和 670±451μgg- 1,远高于对照和中国土壤背景值 ...
关键词:大巴山区 土壤   分布规律 含量 环境条件 
干燥方式对粮食硒和氟含量的影响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3年第2期174-175,共2页李永华 王五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0 1710 0 6);中国科学院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CXIOG A0 2 0 5 )
目的 查明不同干燥方式对粮食硒、氟含量的影响 ,选择最佳的粮食干燥方法。方法 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法分类采集大巴山区不同干燥方式下的粮食样品。硒的测定用DAN荧光分光光度法 ,氟的测定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 与日晒干燥方式相...
关键词:干燥方式 氟含量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荧光分光光度法  干燥方法 大巴山区 降氟炉灶 流行病学 粮食干燥 推广使用 调查法 DAN 氟污染 测定 日晒 火熏 
大巴山区土壤中硒、氟的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3
《地理研究》2003年第2期177-184,共8页王五一 李永华 雒昆利 杨林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 1710 0 6)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创新项目 (CXIOG A0 2 0 5 )
以大巴山区典型土壤为对象 ,研究了大巴山区土壤中硒、氟等生命元素的含量、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大巴山土壤中硒、氟的背景值高 ,其含量远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 ;硒、氟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存在空间差异 ,总体趋势是硒在表土层聚集 ...
关键词:  土壤 大巴山区 地球化学 生物作用 人类活动 
氟与健康的环境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37
《土壤与环境》2002年第4期383-387,共5页王五一 李永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1006);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创新基金项目(CXIOG-A00-01)
氟是与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微量生命元素,原生环境中氟过量或缺乏均会导致机体产生疾病。氟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健康问题。综合国内外近年来的相关资料,作者概述了环境生态系物质中氟的含量、分布及化学行为,阐述了氟对...
关键词: 健康 环境流行病学 分布 化学行为 
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人体氟通量的测定被引量:10
《环境化学》2002年第6期612-613,共2页李永华 王五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40 1 71 0 0 6);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创新基金 (CXIOG A0 2 0 5 )资助项目
关键词:燃煤污染 氟中毒 氟通量 测定 
石煤暴露环境发氟分布规律及影响因子被引量:2
《环境科学》2002年第6期101-104,共4页李永华 王五一 李海蓉 杨林生 雒昆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 1710 0 6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CXIOG A0 2 0 5 )
为了探明石煤暴露环境中发氟含量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子 ,结合病情调查 ,采集发样进行元素含量测定 .结果表明 ,石煤暴露环境发氟含量个体差异显著 ,呈非正态分布 ,平均值为 67 0 8± 64 68μg/ g ,变异系数为96 42 % ;发氟含量同Ca、Mn...
关键词:石煤  分布规律 影响因子 人发 
硒的土壤环境化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00
《土壤通报》2002年第3期230-233,共4页李永华 王五一 
国家自然基金 (编号 40 1 71 0 0 6);中国科学院创新基金 (编号CXIOG -A0 0 - 0 1 )资助
本文概述了土壤环境中硒的赋存形态和生物有效性 ,阐述了影响环境中硒的形态、有效性和转化的因素 .
关键词:土壤环境化学 研究进展 硒形态 生物有效性 
我国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环境氟的安全阈值被引量:46
《环境科学》2002年第4期118-122,共5页李永华 王五一 侯少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 1710 0 6 );中国科学院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编号CXIOG A0 0 0 1)
概述了我国地方性氟中毒的 4个流行区域及其环境特征 ,揭示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与地球化学环境密切相关 ,研究了不同氟中毒病区氟从外环境到人体的传输途径及其剂量 效应关系 .选择氟斑牙检出率 5 %作为病区划分标准 ,确定了不同病区环...
关键词:氟中毒 区域分异 剂量-效应 安全阈值 环境风险评价 中国 地方病 环境毒理学 
燃煤污染型氟中毒流行特点及氟安全阈值研究被引量:17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2年第1期41-43,共3页李永华 王五一 杨林生 侯少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CXIOG - A0 0 - 0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0 1710 0 6 )
目的 查明我国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的环境流行特征 ,确定煤炭氟的安全阈值 ,为氟的环境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现场调查和资料分析相结合。结果 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的流行与地球化学环境密切相关 ,但高氟煤炭的存在是其流行的决定因...
关键词:氟中毒 燃煤污染型 剂量-效应 安全阈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