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HANCET-16)

作品数:8被引量:2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徐江雁付中学韦大文罗艳玲罗艳玲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中华中医药杂志》《光明中医》《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临证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李振华教授国师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精研岐黄,仁心仁术,诚救苍生比大医——跟随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临证学习有感被引量:1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37-38,共2页罗艳玲 
河南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名老中医临证经验继承模式研究"(编号:2005HANCET-16)
通过跟随名老中医李振华教授临证学习,深刻领悟其学术思想与治学经验,掌握其对脾胃病及其他内科疑难杂病的辨治方法,为更好地学习和继承名老中医经验,提高临证水平提供启迪。
关键词:名老中医 李振华 临证经验 学习心悟 
赵炳南先生治疗皮肤病的学术特点被引量:23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年第6期481-483,共3页徐江雁 韦大文 
河南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o.2005HANCET-1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础研究项目(No.02-03JP07)
赵炳南先生是中医界治疗皮肤病的大家,赵老治疗皮肤病,善于调和阴阳,使用的基本方药是"四藤",即天仙藤、鸡血藤、首乌藤和钩藤。他除了运用活血化瘀法外,还兼顾心肝火盛、脾湿内阻,自创清肝利胆、清心泻火、疏风除湿之法,创建"三心方"(...
关键词:皮肤病 赵炳南 调和阴阳 
唐祖宣教授临证经验点滴被引量:2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年第9期1004-1005,共2页徐江雁 
河南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O:2005HANCET-16)
唐祖宣,1942年生,男,汉族,河南南阳邓县人[1]。唐氏16岁开始自学中医,对中医理论有所理解后拜当地名医周连三为师,逐渐进入了中医之殿堂,并最终成为名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郑州市中医院院长,中医主任医师。撰写专著两部,学术论文...
关键词:唐祖宣@ 名医经验 中医血管病学 腹疽 
蔡福养教授临证经验点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年第8期897-898,共2页鲁嵬 徐江雁 
河南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O:2005HANCET-16)
1学术特色蔡氏运用中医理论治疗耳鼻喉科疾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声带结节、声带息肉和声带麻痹等疾病,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推动了中医耳鼻喉科学的发展。另外他还创制一系列治疗耳鼻喉科疾病的有效方剂。
关键词:蔡福养@ 中医耳鼻喉科学 名医经验 
吕承全教授临证经验点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年第6期594-595,共2页徐江雁 
河南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o:2005HANCET-16)
吕承全,字继武,男,汉族,生于1917年,卒于1997年^[1]。生前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他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家学,14岁时开始随父学医。1935年入开封国医讲习所就读,1938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校函授班,曾先...
关键词:吕承全 教授 中医药疗法 中医 
豫医国师石冠卿教授临证经验点滴
《光明中医》2008年第4期424-425,共2页徐江雁 付中学 
河南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o:2005HANCET-16)
关键词:石冠卿@ 中医药疗法 豫医国师 
豫医国师李晏龄教授临证经验点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年第2期128-129,共2页徐江雁 付中学 
河南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o:2005HANCET-16)
李晏龄,生于1934年,卒于1998年,女,汉族。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中西医结合专家。李晏龄从事中西医结合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肾病综合征、脑发育不全等疑难病有较深造诣。应用中西医两套方法诊治疾病,辨...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 李晏龄 豫医国师 
李振华教授辨治少阳病证经验被引量:1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第6期313-314,共2页罗艳玲 
河南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05HANCET-16)
利用跟师随诊所录医案一则,对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李振华教授辨治少阳病证的经验进行总结,李振华教授遵医圣“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训,辨证善抓主证,治疗将伤寒少阳证与温病之邪伏膜原理论相结合,处以小柴胡汤与...
关键词:名老中医 少阳证 治疗经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