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GL052)

作品数:6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付磊杨鹃崔新婷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会计之友》《会计论坛》《财会月刊》《江西财经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中国会计转折期新中国成立会计模式经济社会发展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商法调查案理由书》与清末会计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90-96,共7页付磊 崔新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中国会计制度发展演变研究"(13BGL05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
《商法调查案理由书》在对清末商事立法的建议中,形成了一系列有关会计和财务问题的认识,包括公司法人会计主体、会计期间、财产计价、资产减值处理、利润计算、利润分配、公积金提取、资本保全、信息披露等。这表明,清末的会计现代化...
关键词:商法调查案理由书 会计发展 会计现代化 
内部审计制度演进探究被引量:1
《财会通讯(上)》2015年第1期91-92,共2页杨鹃 
2014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研资助项目"新中国内部控制制度发展演进研究"(项目编号:2014XJG008);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中国会计制度发展演变研究"(项目编号:13BGL052)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将内部审计制度的发展史按照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1978-1991),市场经济建立时期(1992-200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时期(2002-2014),同时兼顾企业内部审计对象(公共部门、中央企业和上市公司)进行探讨,...
关键词:内部审计制度 市场经济 制度演进 
20世纪中期的中国会计
《会计之友》2014年第9期10-15,共6页付磊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中国会计制度发展演变研究"(13BGL052)的阶段成果
20世纪中期是中国会计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新旧转换期。这一期间在全国全面推行了现代会计,实现了会计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中国会计落后、散乱的局面。同时,这一时期的中国会计处在艰难的摸索过程中,会计的发展受到政治的强烈干预。
关键词:20世纪中期 中国会计 转折期 
改革开放后内部控制制度的演变被引量:1
《财会月刊》2014年第7期101-103,共3页杨鹃 
2014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级科研资助项目(编号:2014XJG008);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13BGL052)的阶段性成果
内部控制的目的是回避风险,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控制系统及其运行机制和规范。本文通过梳理我国改革开放后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一方面了解内部控制的发展脉络,通过内部控制了解当时的经济环境,另...
关键词:内部控制 内部牵制 全面风险 控制 
二十世纪中期的中国会计被引量:2
《财会通讯(上)》2014年第2期6-9,共4页付磊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中国会计制度发展演变研究"(编号:13BGL052)阶段性研究成果
二十世纪中期指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具体是指新中国成立(1949年)至“文化大革命”开始(1966年)前的十七年。这段时期奠定了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对中国以后的走向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新中国成立后...
关键词:中国会计 二十世纪 中期 新中国成立 经济社会发展 “文化大革命” 会计模式 1949年 
二十世纪中期的中国会计
《会计论坛》2013年第2期45-53,共9页付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批准号:13BGL052)的资助
二十世纪中期是中国会计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新旧转换期。这一期间在全国全面推行了现代会计,实现了会计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中国会计落后、散乱的局面。同时,这一时期的中国会计处在艰难的摸索过程中,会计的发展受到政治的强烈干预。
关键词:二十世纪中期 中国会计 转折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