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J01101)

作品数:9被引量:5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林宗铿蔡坤秀张天翔杨俊杰陈振东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学通报》《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福建农业学报》《福建热作科技》更多>>
相关主题:芦笋单倍体白芦笋育种发育时期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基于ISSR方法的芦笋育种亲本间亲缘关系分析被引量:5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7年第2期149-156,共8页林宗铿 林艺华 蔡坤秀 郑涛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J01101);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3GY01)资助~~
为了解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育种亲本间的遗传关系,采用ISSR方法对19份芦笋育种亲本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8条引物共扩增出187条谱带,多态性比率达93.6%。UPGMA聚类分析表明,亲本的相似系数为0.56~0.80,...
关键词:芦笋 育种 亲缘关系 ISSR 
芦笋组织培养中玻璃化苗逆转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第25期93-96,共4页张天翔 林宗铿 蔡坤秀 杨俊杰 曹明华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利用游离小孢子培育芦笋超雄株技术的研究"(2009J01101);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芦笋多倍体(三倍体)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2009R10010-3)
为探讨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玻璃化试管苗的逆转恢复途径,对培养温度、光照强度、蔗糖浓度、琼脂浓度等因素对玻璃化苗逆转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玻璃化苗的恢复率随着培养温度的降低而有所升高,培养温度为15℃时,恢...
关键词:芦笋 玻璃化苗 逆转 
芦笋组培苗继代过程中细菌污染的防治研究被引量:3
《福建热作科技》2012年第3期1-3,共3页蔡坤秀 林宗铿 杨俊杰 张天翔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J01101);福建省公益类科研专项(2009R10010-3)
为解决芦笋组培过程中出现细菌污染的问题,进行四种抗生素处理对细菌污染的防治研究。结果表明:卡那霉素抑制效果最好,氨苄西林钠和利福平次之,链霉素抑菌效果较差;卡那霉素40 mg/L以上、链霉素60 mg/L对芽的萌发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卡那...
关键词:芦笋 组织培养 抗生素 细菌污染 
白芦笋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第28期200-204,共5页林宗铿 张天翔 杨俊杰 蔡坤秀 陈振东 林义章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利用游离小孢子培育芦笋超雄株技术研究"(2009J01101)
为了寻找白芦笋小孢子发育时期的鉴定方法以及探讨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的相关性,采用苯酚品红、醋酸洋红和醋酸铁矾水合三氯乙醛苏木精染色液进行染色观测,并对白芦笋小孢子发育时期的细胞学以及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与花蕾大小的关...
关键词:白芦笋 小孢子 发育时期 花器形态 
用溴麝香草酚蓝鉴别芦笋雌雄性被引量:1
《江西农业学报》2011年第7期21-23,共3页杨俊杰 张天翔 林宗铿 蔡坤秀 陈振东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J01101)
以芦笋试管苗、袋育苗和成年植株3个不同生长阶段的茎叶为材料,应用溴麝香草酚蓝(BTB)法对芦笋的雌雄性别进行了鉴别,试验结果表明:雌、雄株提取液加入BTB液后雌株转色快于雄株,反应6~8 h时在620 nm处雌、雄株吸光值出现差异,是鉴别...
关键词:芦笋 雌雄株 苗期 性别鉴定 溴麝香草酚蓝 
白芦笋游离小孢子培养初报被引量:2
《福建热作科技》2011年第2期8-10,共3页蔡坤秀 林宗铿 张天翔 杨俊杰 陈振东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9J01101)
以白芦笋的4个基因型为试材,对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供体基因型对成功诱导愈伤组织发生起关键作用;花蕾长度为2.1~3.1mm时,大部分的小孢子处于单核晚期或双核期,最易培养出愈伤组织;游离小孢子培养...
关键词:白芦笋 游离小孢子 愈伤组织 再生植株 
芦笋单倍体染色体加倍技术研究被引量:11
《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第13期212-215,共4页张天翔 林宗铿 蔡坤秀 杨俊杰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利用游离小孢子培育芦笋超雄株技术的研究"(2009J01101);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经费专项"芦笋多倍体(三倍体)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2009R10010-3)
研究了芦笋单倍体染色体加倍的方法。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分别用浸泡法和培养基添加法处理芦笋单倍体幼苗的茎尖,比较了秋水仙素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培养基添加法的诱导效果好于浸泡法,当在...
关键词:芦笋 单倍体 染色体 加倍 
我国芦笋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8
《江西农业学报》2011年第4期57-59,共3页张天翔 林宗铿 蔡坤秀 杨俊杰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利用游离小孢子培育芦笋超雄株技术的研究"(2009J01101);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经费专项"芦笋多倍体(三倍体)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2009R10010-3)
概述了近年来我国芦笋育种中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介绍了芦笋在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全雄育种、航天诱变育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我国芦笋育种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芦笋 育种 组织培养 全雄育种 多倍体育种 
芦笋高效花药培养技术体系的建立被引量:8
《福建农业学报》2010年第2期212-216,共5页林宗铿 温庆放 林义章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J01101)
以芦笋品种"Gijnlim"为试验材料,研究花药预处理、培养基附加物、培养方式等对愈伤组织类型、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的影响,探讨愈伤组织类型与染色体倍性比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芦笋花药在4℃低温下冷藏5~7d后接种于含有NAA2.0mg·L-1、...
关键词:芦笋 花药培养 单倍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