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JL002)

作品数:9被引量:4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纪志耿蒋永穆杨少垒刘后平肖明辉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求实》《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家》更多>>
相关主题: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利益协调机制农业现代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论竞争力视角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益协调机制被引量:1
《综合竞争力》2010年第4期31-34,共4页蒋永穆 纪志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BJL002)
当前大国间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硬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制度、观念等"软实力"的竞争。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已成为迸发社会主义国家的和谐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中之重。"四位一体"的经济利益协调机制、政...
关键词:社会主义 和谐竞争力 利益协调机制 
利益协调推进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种新模式被引量:12
《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期11-19,共9页蒋永穆 杨少垒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项目编号:07&ZD027);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项目编号:07BJL002)的阶段性成果
土地流转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条件,对于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的土地流转面临多种困境,其重要原因便是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多元化,从而对流转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因此,应从统一的基本原则、一致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模式 利益协调推进型 实现机制 
马克思恩格斯利益协调思想的当代解读被引量:6
《求实》2009年第9期4-7,共4页杨少垒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07BJL002)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蕴涵着大量有关利益协调的思想,主要包括利益协调的历史前提、实施主体、最终目标和基本途径等内容,认真学习这些科学、富有预见性的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 恩格斯 利益协调思想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被引量:5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11-15,共5页蒋永穆 纪志耿 
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07&ZD027);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07BJL002)。
西方国家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说明,单纯依靠劳动节约型和土地节约型技术变革不能解决公平增长和生态安全问题。中国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演进历程也表明,仅仅依靠技术进步只能解决农产品供给安全问题,而要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
关键词:和谐社会 农业现代化 范式转变 六大和谐 
汶川大地震的经济反思及灾后发展模式转型问题研究被引量:1
《当代财经》2008年第10期64-69,共6页纪志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BJL002);教育部资助项目(NCET-05-0793)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给整个中华民族带了巨大的灾难,但也引发了我们对当地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统计数据表明,受灾地区一般为人口小县、财政弱县,在经济脆弱和财力匮乏的巨大压力下,当地政府通常采取"一轻一重"的发展模式:"重"水电和...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 经济反思 发展模式转型 
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和谐路径
《社会科学家》2008年第9期63-66,共4页纪志耿 
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07&ZD027);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07BJL002);教育部2005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组织运行和公益事业发展问题研究"(NCET-05-0793)
现代化是全面的过程、反思的过程,农业现代化是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以人为本的过程。二者的核心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人类自身层面的和谐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努力实现"六大和谐":城乡之间的和谐、中央和...
关键词:和谐社会 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 六大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被引量:8
《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45-50,共6页蒋永穆 纪志耿 
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07BJL002)的阶段性成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心在于建立一个妥善平衡各方利益关系的利益协调机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基本框架包括实施主体、操作工具、作用客体和最终目标四个方面。和谐社会利益协调的过程就是以政府、组织、个人为代表的...
关键词: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利益协调机制 基本框架 实施主体 操作工具 作用客体 最终目标 
构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理念、模式与途径探析被引量: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23-27,共5页肖明辉 
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项目编号07BJL002);2005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规划项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追溯社会保障制度相关理念的发展历程,认为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实现"普惠公平,兼顾效率"战略转变,建立"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途径作相应探索。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 理念 模式 改革途径 
经济人假设的复归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被引量:9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92-97,共6页蒋永穆 刘后平 纪志耿 
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07BJL002);教育部2005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组织运行和公益事业发展问题研究"(NCET05-0793)
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是在一定的道德伦理和法律约束下,追求利己并实现利他的统一体。斯密的后继者对经济人假设的界说越来越功利化、理性化、程式化并失去其原来的伦理意蕴。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倡导一种以自由为最高价值标准的全新...
关键词:经济人假设 复归 和谐社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