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05)

作品数:17被引量:357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汪思龙张剑王清奎王书锦胡江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厅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生态环境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核农学报》《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杉木人工林养分浓度土壤活性有机碳杉木林马尾松人工林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氮肥对杉木幼树各部分养分浓度与贮量的影响被引量:1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8期28-34,共7页徐永刚 宇万太 周桦 马强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05);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DA7B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0547)
采用田间试验和定位的方法,研究氮肥对杉木幼树各部位生物量积累及养分浓度与贮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杉木幼树施用氮肥有利于其生物量的提高,较不施氮对照增加58.29%,其中树根增幅最高,达到113.17%;(2)无论对照还是施氮处理,叶片和韧...
关键词:杉木幼树 氮肥 养分浓度 贮量 
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年凋落量与养分归还动态被引量:55
《生态学杂志》2010年第12期2334-2340,共7页杨会侠 汪思龙 范冰 张伟东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ZCX2-YW-405)
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不同发育阶段马尾松人工林年凋落量与养分归还量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马尾松人工林凋落物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受树种本身生物学特性和气候影响,气候对凋落量的影响效应具有滞后性;2)马尾松各凋落物...
关键词:马尾松 凋落物 养分浓度 养分归还 
不同经营措施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碳库的影响被引量:8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年第9期826-830,共5页张剑 汪思龙 隋艳晖 王清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304703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405);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人才工程项目
森林土壤有机碳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以我国亚热带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常绿阔叶林为对照,分析比较了不同经营措施对土壤碳矿化、微生物特征、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连栽杉木纯林相比,杉木火力楠混交模...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 土壤有机碳 经营措施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 碳矿化 土壤微生物 
马尾松人工林发育过程中的养分动态被引量:30
《应用生态学报》2010年第8期1907-1914,共8页杨会侠 汪思龙 范冰 张伟东 韦翠娥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05)资助
为了解马尾松人工林不同发育时期的养分动态,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7、17、31和51年生4个年龄阶段的马尾松人工林养分积累、分配及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发育过程中,生物量积累与养分积累具有不同步性,从17年生到51年...
关键词:马尾松 养分循环 养分利用效率 轮伐期 
追施氮肥对桉树各器官养分浓度及贮量的影响被引量:6
《应用生态学报》2010年第8期1933-1939,共7页马强 宇万太 周桦 徐永刚 陈进宁 陈桂金 刘淑英 邓力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05);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DA7B08);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ERCERR08014)资助
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追施氮肥对2年生桉树各器官生物量积累及养分浓度与贮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追施氮肥使桉树生物量增加24.2%,其中树枝增幅最高,为38.2%,树叶最少.追施氮肥显著促进了桉树对养分的吸收,其增幅顺序...
关键词:桉树 追施氮肥 生物量 养分浓度 养分贮量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碳库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0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0年第6期539-543,共5页张剑 汪思龙 隋艳晖 王清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103053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05);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人才工程项目
森林土壤有机碳在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作用主要取决于有机碳的稳定性。为科学评价杉木人工林土壤的碳汇功能及固碳潜力,对湖南省会同县不同发育阶段的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生化特征和物理保护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杉木人工林发...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 土壤有机碳 稳定性 发育阶段 物理保护 
中亚热带几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储存功能研究被引量:2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年第3期576-580,共5页王华 黄宇 汪思龙 邹冬生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05);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06NK3115;2007FJ3034;2008NK3102)资助
采用定位研究方法,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角度,对比研究了中亚热带区域7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储存功能。结果表明,次生常绿阔叶林碳、氮储存功能最强,杉阔混交林碳、氮储存功能比同林龄的杉木纯林强,而第1代杉木纯林碳、氮储存功能强...
关键词:中亚热带 森林生态系统 碳、氮储存功能 次生常绿阔叶林 杉阔混交林 杉木纯林 
亚热带地区阔叶林与杉木林土壤活性有机质比较被引量:15
《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第7期1536-1542,共7页王清奎 范冰 徐广标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资助
通过对亚热带3个地区地带性阔叶林和杉木林土壤活性有机质的比较,分析森林类型变化及杉木连栽对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带性阔叶林转变为杉木林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下降27.8%~52.1%、腐殖酸碳下降32.2%~52.8%、胡敏...
关键词:地带性阔叶林 杉木林 土壤质量 腐殖质 土壤活性有机质 
海洋微生物复合制剂对桉树人工林土壤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生态学杂志》2009年第5期915-920,共6页胡治刚 胡江春 刘丽 汪思龙 苏振飞 王书锦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AA09Z417);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ZCX2-YW-405)
土壤质量维持和改良是农林业生产面临的重要问题。利用海洋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3728、3512、海洋木霉(Trichoderma sp.)TF4和少量白三叶草(Trrifolium repens)制成海洋微生物复合制剂,对当年生桉树人工林进行了生物调控试...
关键词:海洋微生物 桉树人工林 微生物调控 土壤微生物 土壤质量 
中亚热带区域几种典型生态系统土壤质量评价 Ⅰ.不同生态系统对土壤性质的影响被引量:6
《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第3期1100-1106,共7页王华 黄宇 汪思龙 杨知建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05);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06NK3115;2007FJ3034;2008NK3102)
采用定位研究方法,以中亚热带杉木中心产区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的七种实验林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各生态系统对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以及各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次生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对改良土...
关键词:中亚热带区域 生态系统 土壤性质 土壤质量评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