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07SFB2026)

作品数:2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昌盛孙长永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人民检察》更多>>
相关主题:常态化探羁押诉讼构造侦查羁押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价值新探被引量:7
《人民检察》2009年第8期37-40,共4页孙长永 
作者主持的司法部2007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与立法变革>(07SFB202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证据开示在我国刑事诉讼理论研究中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在域外也有广泛的成功实践。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检察机关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开始在证据开示方面作积极探索,有的地方已经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2008年6月1日,修订后律...
关键词:刑事证据开示制度 价值 刑事诉讼理论 法律监督职能 成功实践 检察机关 律师阅卷权 调查取证权 
为什么不羁押成为例外——我国侦查羁押常态化探因被引量:9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78-83,共6页李昌盛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与立法变革"(批号:07SFB2026)的阶段性成果
羁押常态化是当前中国刑事司法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中国高羁押率产生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侦破犯罪的现实压力、"口供中心主义"的侦查模式、数字化的考核机制、重刑主义、缺乏对危险性进行调查的专业机构和控制危险性发生的科技...
关键词:羁押 口供中心主义 有罪推定 诉讼构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