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30852)

作品数:76被引量:879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彦辉程积民张晓萍徐丽宏于澎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干旱区地理》《水土保持通报》《农业工程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黄土高原华北落叶松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黄土区枯落物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四种常用机器学习的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unge)适宜生境分布研究被引量:1
《生态科学》2023年第4期190-199,共10页朱妮 郭彦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230852);陕西省教育厅项目(20JK0009)。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 (C.A.Mey) Bunge是适应中亚荒漠生境的耐寒、抗旱、耐盐碱C4植物,预测该物种地理分布范围以及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该物种适宜生境分布的变化,对于我国荒漠区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收集的梭梭分...
关键词: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unge 物种分布 机器学习 组合模型 荒漠物种 
黄土高原子午岭植被自然恢复下的固碳特征被引量:5
《环境科学》2023年第5期2756-2766,共11页许小明 张晓萍 王浩嘉 贺洁 王妙倩 易海杰 薛帆 邹亚东 田起隆 何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083,41440012,41230852)。
为分析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植被自然恢复的碳汇效应和植被群落特征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影响,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研究了子午岭地区150 a恢复年限内8个演替阶段{坡耕地、撂荒10 a草地、20 a草地、白刺花[Sophora davidii(Franch.)Skeel...
关键词:植被演替 碳密度 生态系统 子午岭 黄土高原 
近70年来不同地貌和植被类型区水沙特征演变及其对生态恢复的响应被引量:8
《生态学报》2023年第8期3247-3260,共14页薛帆 晁智龙 何亮 易海杰 许小明 邹亚东 贺洁 吕渡 张晓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083,41440012,4123085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和退耕还林(草)等生态环境建设,对不同植被类型区和治理度下的水沙过程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北洛河流域为例,基于1952—2019年实测水文数据,采用水文统计法,对比分析了上、中、下游等不同地貌和植被类型区生态恢...
关键词:水沙特征 生态恢复 水土保持 不同地貌和植被类型区 北洛河 
2001–2020年黄土高原光合植被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被引量:5
《植物生态学报》2023年第3期306-318,共13页贺洁 何亮 吕渡 程卓 薛帆 刘宝元 张晓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7083、41440012和41230852)。
为揭示实施退耕还林(草)政策20年后黄土高原植被盖度的最新演变趋势及区域差异,定量分析气候和人类活动对该区植被盖度变化的贡献率及空间分布。该研究以光合植被(PV)盖度为植被生长状况指标,基于2001–2020年PV数据及同期气象数据,采用...
关键词:黄土高原 植被盖度 时空变化 人类活动 残差分析 
黄土丘陵区不同恢复植被类型的固碳特征被引量:22
《环境科学》2022年第11期5263-5273,共11页许小明 张晓萍 何亮 郭晋伟 薛帆 邹亚东 易海杰 贺洁 王浩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083,41440012,41230852)。
为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区不同恢复植被类型的固碳特征,比较恢复年限和坡向因素对植被碳汇效应的影响,在陕北黄土丘陵区选取了6种典型植被类型(农地、草地、沙棘、柠条、刺槐和山杨),研究了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构成特征....
关键词:植被类型 恢复年限 坡向 碳密度 生态系统 黄土丘陵区 
黄土高原地区林地枯枝落叶层水土保持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12
《水土保持研究》2022年第4期415-421,共7页许小明 易海杰 何亮 吕渡 贺洁 邹亚东 王浩嘉 薛帆 田起隆 王妙倩 张晓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7083,41440012,41230852)。
枯枝落叶层是林地垂直结构中参与水文循环过程的重要作用层,在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黄土高原经过20年植被快速恢复,枯落物覆盖使近地表植被特征和生态过程变化明显,这必将影响地表土壤水分入渗、产汇流等水文和土壤侵...
关键词:林地 枯枝落叶层 水土保持效应 黄土高原 
基于Copula分析生态恢复对黄土高原水沙频率耦合关系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2022年第4期219-227,共9页薛帆 易海杰 宋松柏 张晓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083,41440012,41230852)。
为探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持续治理(P1,1960—1979年;P2,1980—1999年)及退耕还林(草)(P3,2000—2019年)不同阶段水、沙频率耦合特征及演变,基于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北洛河上游刘家河站1960—2019年的径流量与输沙量实测日数据,采用Copula...
关键词:水沙频率耦合关系 COPULA函数 多时间尺度 黄土丘陵沟壑区 
退耕还林(草)背景下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态势——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被引量:11
《水土保持通报》2022年第3期217-224,238,共9页邹亚东 张晓萍 何亮 薛帆 许小明 易海杰 王妙倩 王浩嘉 贺洁 田起隆 吕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土高原径流泥沙过程对土地利用变化和植被演替的响应及其区域差异(4187708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40012,41230852,41101265)。
[目的]探究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与演变趋势,对科学评价该地区生态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生态经济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陕西省吴起县为研究对象,基于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数据,构建农业生态经济...
关键词: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耦合度模型 耦合协调模型 协调发展 丘陵沟壑区 陕西省吴起县 
子午岭地区植被演替的土壤碳汇效应被引量:6
《水土保持学报》2022年第3期159-165,180,共8页许小明 田起隆 孙景梅 王浩嘉 王妙倩 易海杰 何亮 张晓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083,41440012,41230852)。
为明确黄土高原地区植被长期恢复的土壤碳汇效应,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研究子午岭地区150年以来8个植被演替序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储量的变化特征,分析影响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植被因素。结果表明:从农地演替到气候顶级辽东栎(Quercus ...
关键词:植被演替 土壤有机碳密度 枯落物 植被根系 子午岭地区 黄土高原 
基于Budyko假设和分形理论的水沙变化归因识别——以北洛河流域为例被引量:21
《地理学报》2022年第1期79-92,共14页薛帆 张晓萍 张橹 刘宝元 杨勤科 易海杰 何亮 邹亚东 贺洁 许小明 吕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083,41440012,41230852)。
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深刻影响了区域水文过程,进行水沙变化归因识别对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基于Budyko假设和分形理论,采用弹性系数法,对北洛河流域上(丘陵沟壑区)、中(土石山林—高塬沟壑区)、下游(渭北旱塬农区)3种...
关键词:Budyko假设 分形理论 弹性系数法 水沙变化归因 黄土高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