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Z018)

作品数:20被引量:5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许开轶曹帅王洪涛吉鹏吴济桃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江论坛》《甘肃理论学刊》《天中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政治稳定政治社会转型转型时期中国转型社会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改革深水区的中国社会稳定利弊因素分析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4-9,共6页吴济桃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转型时期中国政治稳定机制研究"(11BZZ018)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做出了"抓发展、抓稳定两手都要硬"的重要指示,对于处在改革深水区的中国,尤其要重视社会稳定与改革的良性互动发展。中国在改革开放脚步不断加快的过程中维持了动态的社会稳定,主要得益于与时俱进的...
关键词:社会稳定 改革 利弊因素 
转型期我国阶层分化政治效应分析被引量:2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61-64,共4页吴济桃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转型时期中国政治稳定机制研究"(11BZZ018)
阶层分化现象是文明社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在社会转型期尤为明显。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在转型期呈现出分化加剧、分化结构不合理、阶层流动频繁、阶层矛盾加剧等特点,对我国政治生活产生双面效应。一方面,阶层分化推动了中国从身份文化...
关键词:转型期 阶层分化 政治 影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青天”情结探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1-4,共4页唐世杰 许开轶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ZZ018);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
中国民间存在着一种对于官场政治特殊的期冀,即希望"青天"出世,渴望"青天"在自己身边,时至今日依旧如此。本文就政治文化展开分析,通过对中国权力结构的解构,以论证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长久以来单一的权力架构是"青天情结"产生和保留至...
关键词:“青天情结” 权力结构 道德 群众需求 改革 
网络边疆的治理: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新场域被引量:28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第7期128-136,159,共9页许开轶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转型期的中国政治稳定机制研究"(11BZZ018)的阶段性成果;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的资助
在信息化时代,一个国家的边疆从实体的物理空间扩展到了无形的虚拟空间,全新的网络边疆诞生了,其具有一系列不同于传统边疆的特征。我国目前的网络边疆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在与西方国家的互联网竞争中,我国现处于相对弱势一方,缺乏自主创...
关键词:网络边疆 政治安全 信息技术 自主创新 国际合作 
转型期利益分化对中国政治稳定的负面影响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2期29-31,共3页吴济桃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转型时期中国政治稳定机制研究"(11BZZ018)
政治稳定是转型期中国改革顺利推进的有效保障。目前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维持了动态的政治稳定,但也存在不稳定隐患,而利益分化加剧就是隐患之一。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主体利益差距较大且矛盾凸显是我国目前利益分化的现状。利益多元化削...
关键词:转型期 利益分化 政治稳定 
社会政治情绪排解与政府治理能力提升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9期41-46,共6页曹帅 许开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ZZ018);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
政治情绪排解为政府治理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如果政治情绪得不到适当渠道的有效排解,将会逐渐腐蚀政治合法性,引发社会冲突和危机。为进一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政府必须突破传...
关键词:政治情绪排解 政府治理 路径依赖困境 善治 路径突破 
权威治理与转型时期中国的政治稳定被引量:1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年第6期75-80,共6页许开轶 
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转型期的中国政治稳定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BZZ018)的阶段性成果;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的资助
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具有典型的权威主义特征,表现在执政党主导国家的治理活动、国家对社会的强力控制、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等方面。权威治理对转型时期中国的政治稳定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构建了完整而相对严密的"社会控制之网",有效地...
关键词:权威治理 政治稳定 组织化调控 上下分治 行政博弈 
转型期传统政治稳定机制失灵的原因论析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9期30-33,共4页吉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1BZZ018):<转型时期中国政治稳定机制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科研人才培育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QNPY15)阶段性成果
传统的"强国家—弱社会"的政治稳定机制促成了一定时期政治总体稳定的格局,确保了社会的有序性和可控性。然而,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这种业已形成的传统政治稳定机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灵,从而影响社会的整体稳定态势,本文从利益结构的分...
关键词:政治稳定 机制 利益 政治文化 
政治吸纳与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政治稳定被引量:4
《广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9-13,共5页曹帅 许开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ZZ018)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可以用"政治吸纳"这个分析性范畴来研究。政治吸纳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的逻辑因素,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它能有效扩大政治参与的广泛性和有序性,增强政治有效性和政治合法性基础,以此来维护政...
关键词:转型社会 执政党 新兴阶层 政治吸纳 政治稳定 
社会支持与转型期中国政治稳定被引量:1
《广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126-130,共5页张雷 许开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ZZ018)
社会支持是由国家、社会群体和个体所构成的社会网络与弱势群体之间,以物质和精神支持为媒介的双向互构过程。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帮助他们走出弱者的困境,从而化解他们对于政治稳定构成的潜在危机,有效维护社会转型...
关键词:社会支持 政治稳定 弱势群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