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2100)

作品数:21被引量:177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海燕李增学吕大炜王东东魏久传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煤炭地质》《煤炭学报》《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琼东南盆地含煤地层成煤环境聚煤模式煤系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琼东南盆地崖城组煤系空间展布特征被引量:11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2期1-8,共8页李增学 周静 吕大炜 王东东 刘海燕 杨其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2100);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项目(MRE201010);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BS2011SF017)
从沉积和构造控煤的角度研究了琼东南盆地崖城组煤系的空间展布特征。崖城组沉积早期主要发育河流-湖泊沉积,煤层主要发育在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沼泽环境;中-晚期主要发育泻湖和潮坪沉积,煤层主要发育在潮坪沼泽环境。在平面上,煤层主要发...
关键词:沉积 构造 煤系展布 崖城组 琼东南盆地 
中国海域区古近纪含煤盆地与煤系分布研究被引量:17
《地学前缘》2012年第4期314-326,共13页李增学 张功成 李莹 刘海燕 吕大炜 沈怀磊 尚鲁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域区古近纪典型盆地煤聚积模式及转换机制研究”(4087210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南海深水盆地油气资源形成与分布基础性研究”(2009CB219400)
新近纪和古近纪是全球重要的聚煤期。中国古近纪聚煤盆地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区,是全球性环太平洋聚煤带的组成部分。中国海域区含煤沉积盆地虽然也属于断陷盆地和坳陷盆地类型,且成群出现,但总体构造背景有利于含煤沉积的持续发展,盆地群...
关键词:中国海域区 古近纪 成煤环境 聚煤模式 煤系分布 
On the Paleogene coal-measure distribution over the China sea area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2012年第2期147-157,共11页LI Zeng-xue LI Ying ZHOU Jing LIU Hai-yan LV Da-wei WANG Ping-li 
Supported by the Major Research Project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40872100)
The Paleogene coal accumulation basins of China are part of the global Tertiary coal-accumulated zone of the Pacific Rim located in the eastern coastal provinces and areas. Although the coal-bearing basins of the Chin...
关键词:PALEOGENE coal-measure distribution China Sea area coal forming environment coal accumulation model 
含煤系统理论及其模式被引量:14
《地球学报》2011年第6期659-667,共9页李增学 吕大炜 周静 刘海燕 王平丽 魏久传 余继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872100)资助
通过对中国煤田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借鉴国外学者对"含煤系统"的界定和划分标志,运用煤地质学及相关学科等多学科交叉的学术思路和综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含煤系统的主控因素,提出了中国含煤系统的研究思路、构成要素,建立了符合我国煤...
关键词:含煤系统 子系统 构成要素 成藏 煤系游离气 
鲁西晚古生代海相凝缩层沉积特点及地质意义被引量:2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5期14-20,189,共7页吕大炜 李增学 魏久传 刘海燕 宁文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2100);中国博士后基金(201047156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0E07)
依据钻井资料、地层资料及相关地质资料,采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煤地质学多学科相结合方法,对鲁西地区晚古生代陆表海沉积进行层序划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体系域与凝缩层的关系,探讨了凝缩层与成煤作用的耦合特征,结果表明:鲁西陆...
关键词:凝缩层 层序地层 体系域 鲁西地区 海侵事件成煤 
“含煤系统”地质要素分析及描述
《中国煤炭地质》2011年第9期1-4,共4页李增学 吕大炜 王怀洪 王佟 魏久传 刘海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2100)资助
在构建"含煤系统"及子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含煤系统"的主要地质要素以及"含煤系统"中各地质作用类型。研究表明:"含煤系统"的构建关键是系统边界的确定,由于"含煤系统"具有特定的地区、地层与时代范围,因此可以通过研究煤系形成时代、...
关键词:“含煤系统” 地质要素 地质作用 边界 描述 
琼东南盆地渐新世崖城组基准面旋回划分与转换机制被引量:9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576-583,共8页王东东 李增学 张功成 米立军 刘海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2100)
从钻井岩心、测井、地震、构造沉降和全球海平面变化方面研究了琼东南盆地渐新世崖城组的基准面旋回特征和转换机制.岩心主要用于识别短周期基准面旋回,用岩心标定测井曲线后,可用测井曲线叠加识别出中周期旋回,并据此建立起中短周...
关键词:基准面旋回划分 转换机制 崖城组 琼东南盆地 
海域区古近系含煤地层及煤层组识别方法被引量:9
《煤炭学报》2011年第7期1102-1109,共8页李增学 吕大炜 张功成 林年添 王东东 刘海燕 沈怀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72100);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资助项目(2009CB219400)
采用沉积学、测井地质学、数学方法以及地震方法等对含煤地层及煤层组进行识别,总结出4种含煤地层及煤层组识别方法,并利用地震方法对煤层组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逻辑判别法和蜘蛛网图法仍然是较为有效的以定性为基础的半定量化方法,...
关键词:海域区 含煤地层 聚类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 波阻抗反演 
多能源矿产协同勘查理论与技术体系研究被引量:29
《中国煤炭地质》2011年第4期68-72,共5页李增学 王佟 王怀洪 吕大炜 刘海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2100)资助
论述了"协同勘查"的涵义、多种能源矿产同盆共存富集协同勘查基本思路,提出了以煤炭资源为主的多种矿产"协同勘查体系",全面论述了该体系的构成格架。认为"协同勘探"应该涵盖多矿种勘探在物质基础、勘探部署的理论指导、技术方法的运用...
关键词:协同勘查 最佳效益 勘查体系 关键技术 
大型克拉通盆地海侵类型及特征被引量:2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年第2期7-11,29,共6页吕大炜 李增学 刘海燕 马明永 魏欣伟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海域区古近纪典型盆地煤聚积模式及转换机制研究"(40872100);山东省高校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山东科技大学)开放基金资助项目"海侵事件与成煤作用耦合关系研究"(DMSM200801)
大型克拉通盆地内发生的海侵可以归为2种类型:第1种是基于均变论思想的发生于类似被动大陆边缘地区的渐进型海侵,第2种是基于突变论的发生于陆表海盆地内的事件型海侵,这2种海侵发生背景、沉积特征等存在很大的差异。经对比分析发现,2...
关键词:克拉通盆地 渐进型海侵 事件型海侵 泥炭化 陆表海盆地 煤化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