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18B02)

作品数:8被引量:5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史久新冯颖陈红霞葛人峰董兆乾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科学和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极地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洋科学进展》更多>>
相关主题:南大洋海冰邻近海域海流观测东海黑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2011年1月普里兹湾埃默里冰架附近水文特征被引量:7
《极地研究》2012年第2期101-109,共9页严金辉 李锐祥 侍茂崇 葛人峰 孙永明 
中国极地科学战略研究基金项目“埃默里冰架前缘冰间湖的卫星遥感及其对陆架水的增盐效应(201002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艾默里冰架边缘冰间湖的成因、变化及冰-海相互作用(4067601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南大洋水团与环流监测技术及应用研究(2006BAB18B02)”资助
分析"雪龙"号2011年在普里兹湾埃默里冰架外缘一条断面上24个站位的CTD观测结果,发现有以下一些水文特征:普里兹湾西部,在71—72°E范围内,存在一个顺时针运动的中尺度涡。由于这个涡旋存在,冰架水主要扩散方向偏东,在73°30'E附近,流...
关键词:普里兹湾 埃默里冰架 水文特征 中尺度涡 
南极普里兹湾邻近海域海冰生消发展特征分析被引量:21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7期9-16,共8页郑少军 史久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601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B18B0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0-0720)资助
利用美国冰雪数据中心发布的2003—2008年高分辨率海冰密集度数据,分6个阶段对普里兹湾区域海冰季节性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根据普里兹湾海区的地形和环流对这些特征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普里兹湾海冰冻结过程和融化...
关键词:海冰 海冰生消发展 普里兹湾 南极 
南大洋走航ADCP测流中的问题分析被引量:9
《海洋科学进展》2010年第4期523-530,共8页刘娜 陈红霞 冯颖 马洪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极绕极波绕极传播信号激发机制的研究(40706015);艾默里冰架边缘冰间湖的成因;变化及冰-海相互作用(4067601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南大洋水团与环流监测技术及应用研究(2006BAB18B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南大洋海-冰-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南印度洋的影响(2010CB950301);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2008年初中国南方雪灾成因研究北极海冰异常变化及ENSO的影响(2008T27);极地锚系观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2010T01)
在全面收集"雪龙船"走航ADCP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对影响船载ADCP海流测量准确度因素的一般认识,通过对我国南大洋走航ADCP资料的处理分析,发现了影响海流信息提取的若干问题。指出了其具体原因、影响方式和程度以及可以采取的相应...
关键词:船载ADCP 南大洋 海流观测 
基于Argos漂流浮标的东海黑潮特征分析被引量:8
《海洋科学进展》2010年第3期275-284,共10页冯颖 陈红霞 袁业立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南大洋-印度洋海气过程对东亚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2010CB95030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南大洋水团与环流监测技术及应用研究(2006BAB18B02);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极地锚系观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2010T01)
基于1979—2008年的表面漂流浮标资料,在选定区域(21°~33°N,120°~132°E)内对3个东海黑潮特征断面上的表层流速结构进行分析。选取的特征断面分别是位于台湾东北东海黑潮南段的SS断面,位于黑潮所流经东海的中央地段的PN断面和位于...
关键词:东海黑潮 Argos漂流浮标 流速结构 季节差异 
南大洋船载走航式ADCP资料的技术处理和技术措施以及多学科应用被引量:7
《极地研究》2010年第3期211-230,共20页董兆乾 蒋松年 贺志刚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大洋水团与环流监测技术及应用研究(2006BAB18B02)";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南极普里兹湾-埃默里冰架-冰穹A断面综合科学考察与多边合作研究(2008DFA204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南海北部中尺度涡旋生消过程的能量学诊断"(40606010)资助
雪龙号于1995年中国第12次南极科学考察开始进行现场观测至今,已经取得了9个南大洋航次的和2个北冰洋航次的ADCP走航观测数据。然而,这些数据仍多以原始数据的形式存储于数据库中。本文以雪龙号船载ADCP和船载相关辅助设备的性能为基础...
关键词:南大洋 船载ADCP 数据处理 海流 
埃默里冰架北缘海洋水文特征的变化被引量:4
《极地研究》2010年第3期244-253,共10页蒲书箴 葛人峰 董兆乾 于卫东 史久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6009)"南印度洋的南极水团;锋区和环流极其年际变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B18B02)"南大洋水团与环流监测技术及应用研究"资助
利用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2007/2008)观测的CTD资料,分析了埃默里冰架北缘的温度、盐度、密度的空间分布,并与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2005/2006)观测的CTD资料进行了比较。比较后发现埃默里冰架北缘海域的最新变化是跃层深度明...
关键词:埃默里冰架 海洋水文特征的变化 中层暖水 海-冰-气相互作用 
极区冰下海洋自动剖面观测系统及其应用被引量:2
《海洋技术》2010年第4期31-33,共3页矫玉田 史久新 赵进平 张雪明 侯家强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B18B0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10-0720)
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期间,于2008年12月,首次将国内研制的冰下海洋自动剖面观测系统用于南大洋考察,在普里兹湾沿岸海冰上开展冰下海洋观测,获得了连续数日的冰下上层海洋温盐剖面数据,为研究浮冰区次表层暖水提供了连续现场观测资料。...
关键词:自动剖面观测系统 设计 布放方法 冰下海洋 
德雷克海峡上层海洋温度的年代际变化被引量:4
《海洋科学进展》2009年第4期429-433,共5页王勤 陈显尧 王秀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大洋南极中层水中的锋面与涡旋结构分析(4077601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金--南大洋水团与环流监测技术应用研究(2006BAB18B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基于全球实时海洋观测计划(Argo)的上层海洋结构;变异及预测研究(2007CB816002)
采用经验模分解方法分析了德雷克海峡上层海洋温度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德雷克海峡上层海洋平均温度在1976—1986年以平均每年0.124℃的速度下降,而在1987—1998年以每年0.144℃的速度上升。与南方涛动指数的年代际时间尺度分量...
关键词:德雷克海峡 经验模分解(EMD) 年代际变化 南方涛动指数(SOI)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