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基金(10YZ73)

作品数:9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戴锡玲王全喜曹建国王赛赛张莹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西北植物学报》《生物学通报》《植物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蕨类植物配子体水蕨孢子形态配子体发育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狭眼凤尾蕨配子体发育及其成精子囊素对水蕨配子体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
《植物研究》2012年第5期537-543,共7页戴锡玲 王晖 唐晓妲 曹建国 王全喜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基金(10YZ7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建设项目(J50401);上海师范大学校理科科研基金(SK201231)
对狭眼凤尾蕨(Pteris biaurita)配子体发育特征及其外源成精子囊素对模式植物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狭眼凤尾蕨孢子深褐色,三裂缝,孢子萌发为书带蕨...
关键词:狭眼凤尾蕨 水蕨 配子体 成精子囊素 
团扇蕨是观察蕨类植物孢子囊发育的好材料被引量:2
《生物学通报》2012年第9期52-53,F0004,共3页戴锡玲 王赛赛 王全喜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基金(10YZ7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建设项目(J50401);上海师范大学校理科科研基金(SK201231)
团扇蕨[Gonocormus minutus(Blume)Bosch]是观察蕨类植物孢子囊发育过程的一种好材料。以团扇蕨为材料观察孢子囊发育具有取材容易、方便确定和获得孢子囊发育的各个时期、方便进行半薄切片和观察、可代表大多数蕨类植物孢子囊发育的特...
关键词:团扇蕨 孢子囊发育 材料 蕨类植物 
中国蕨类植物孢子形态的研究Ⅺ.石杉科被引量:4
《西北植物学报》2012年第6期1140-1147,共8页徐颖 戴锡玲 曹建国 王全喜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基金(10YZ7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建设项目(J50401);上海师范大学校理科科研基金(SK201231)
利用扫描电镜对中国产石杉科2属22种植物孢子形态进行了观察,为石杉科分类和系统演化研究提供依据。结果显示:石杉科植物孢子为三裂缝,四面体形,辐射对称;极面观为钝三角形、圆三角形或近圆形;赤道面观为扇形或近椭圆形;石杉属孢子三边...
关键词:石杉科 孢子形态 蕨类植物 
富砷植物蜈蚣草孢子和配子体发育的显微观察被引量:4
《生物学通报》2012年第5期55-56,F0004,共3页戴锡玲 张蕾 王全喜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建设项目(J5040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基金(10YZ73)
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隶属于凤尾蕨科(Pteridaceae),是钙质土及石灰岩的指示植物,分布于我国热带和亚热带…,是常见的蕨类植物。蜈蚣草是最先被发现的As超富集植物,它的叶片是主要的富集部位E2],所以,蜈蚣草可用来修复...
关键词:指示植物 蜈蚣草 配子体发育 显微观察 超富集植物 孢子 富砷 凤尾蕨科 
对马耳蕨孢子囊早期发育的显微结构研究被引量:2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1期89-93,共5页王赛赛 王全喜 戴锡玲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建设项目(J5040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基金(10YZ73)
利用光镜对对马耳蕨(Polystichum tsus-simense)孢子囊的早期发育进行研究.结论如下:对马耳蕨孢子囊起源于羽状叶的一个表皮细胞,经过横分裂和斜向分裂形成外套层原始细胞和内部细胞,外套层原始细胞分裂分化成孢子囊壁,内部细胞发育形...
关键词:对马耳蕨 孢子囊发育 光镜 
团扇蕨孢子发生和发育的显微观察被引量:1
《植物研究》2011年第6期659-663,共5页戴锡玲 王赛赛 曹建国 王全喜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基金(10YZ7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建设项目(J50401)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膜蕨科(Hymenophyllaceae)团扇蕨(Gonocormus minutus(Blume)Bosch)孢子的发生和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团扇蕨孢子为多边圆形,三裂缝不明显,外壁表面光滑,周壁薄,紧贴外壁表面,由周壁形成乳头状或颗粒状纹饰。...
关键词:团扇蕨 孢子发育 孢壁 绒毡层 
不同培养密度条件下水蕨配子体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3期276-279,共4页戴锡玲 张莹 姜楠 王赛赛 王全喜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基金(10YZ7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建设项目(J50401)
以模式植物水蕨两性配子体和雄配子体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密度条件下蕨类植物配子体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探讨了水蕨配子体光系统Ⅱ(PSⅡ)对不同培养密度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同一培养密度条件下水蕨两性配子体的ФPSⅡ、ETRPSⅡ、Fv...
关键词:叶绿素荧光 水蕨 培养密度 两性配子体 雄配子体 
培养基对不同性别水蕨配子体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植物研究》2011年第3期289-292,共4页戴锡玲 李新国 张莹 王全喜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基金(10YZ7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建设项目(J50401)
研究了MS和改良knop’s培养基条件下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两性配子体和雄配子体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MS培养基中两性配子体PSⅡ线性电子传递的量子效率ФPSⅡ和PSⅡ驱动的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值显著高于MS培养基...
关键词:叶绿素荧光 水蕨 培养基 雄配子体 两性配子体 
中国蕨类植物孢子形态研究Ⅸ.阴地蕨科被引量:9
《西北植物学报》2010年第9期1815-1820,共6页戴锡玲 曹建国 王全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088;C39470067);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基金(10YZ73)
利用扫描电镜对国产阴地蕨科(Botrychiaceae)3属12种植物孢子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孢子具三裂缝;极面观为钝三角形或近圆形;赤道面观为半圆形或超半圆形。极轴长20~34μm,赤道轴长31~40μm。由外壁形成孢子表面纹饰的轮廓;周壁薄,...
关键词:阴地蕨科 孢子形态 蕨类植物 中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