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3260G0312)

作品数:6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檀菲菲陆兆华张萌李浩然谢胜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滨州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期刊:《商业经济研究》《生态学报》《软科学》《安全与环境工程》更多>>
相关主题: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评价环渤海区域集对分析京津冀区域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中国三大经济圈可持续发展比较分析被引量:4
《软科学》2016年第7期40-44,共5页檀菲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3260/G0312);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在建立中国三大经济圈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层层深入地比较分析了2001~2012年的中国三大经济圈,并运用复合系统耦合度模型和HP滤波分析比较了三大经济圈的耦合协调性和系统稳定性。研究表明:三大经济圈的社会经济发展都建...
关键词:三大经济圈 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和环境子系统 
基于NLPCA-GSO可持续发展评价——以环渤海区域为例被引量:4
《生态学报》2016年第8期2403-2412,共10页檀菲菲 陆兆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3260/G031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基金项目(800015Z668)
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发展的持续性和系统的协调性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研究的三角构架,而在传统上基于各子系统主成分分析结果直接进行形色各异的加权计算对可持续发展评价而言是有待商榷的。提出了非线性主成分分析和施密特正交化...
关键词:非线性主成分分析 施密特正交化 可持续发展评价 环渤海区域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述评被引量:2
《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第25期125-127,共3页檀菲菲 陆兆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3260/G031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基金项目(800015Z668)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是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也是可持续发展研究关注的前沿与热点。本文梳理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内涵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理论基础,并评述了国内外指标体系;综述了国内外评价方法,归纳为社会经济学...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评价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环渤海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关系的PCA-VAR分析被引量:1
《安全与环境工程》2015年第1期11-17,共7页檀菲菲 陆兆华 谢胜男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C02B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3260/G031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基金项目(800015Z668)
在实现环渤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研究越来越重要。本文提出了主成分分析-向量自回归(PCA-VAR)耦合分析方法,以环渤海区域为实例,运用PCA-VAR方法分析了2001—2010年期间环渤海区域社...
关键词:社会、经济和环境复合系统 主成分分析(PCA)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可持续发展 环渤海区域 
基于能源足迹的环渤海可持续发展评价被引量:3
《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第11期2508-2513,共6页檀菲菲 陆兆华 张萌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C02B0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3260/G0312)
采用能源消费数据及社会经济相关资料,依据能源足迹的碳吸收计量模型、能源足迹强度及生态压力等概念分析环渤海区域可持续性,通过STIRPAT模型揭示驱动因子的边际效应,并尝试结合人类发展指数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区域人...
关键词:环渤海 能源足迹 人类发展指数 可持续发展 
基于集对分析的京津冀区域可持续发展协调能力评价被引量:28
《生态学报》2014年第11期3090-3098,共9页檀菲菲 张萌 李浩然 陆兆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3260/G0312)
区域发展的协调能力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采用社会经济各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及资料,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和各级评价标准,利用集对分析中的同异反态势排序的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实证分析了京津冀地区2000—2010年间的可...
关键词:集对分析 可持续发展 协调能力 评价指标 京津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