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6025)

作品数:11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武光海刘捷红张海生于培松赵宏樵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现代地质》《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海洋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富钴结壳中太平洋EOCENE生物地层学钙质超微化石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Variations of calcareous nannofossils of cobalt-rich crusts and geological records at the Eocene-OIigocene transition in western Pacific seamounts被引量:1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15年第5期784-794,共11页ZHANG HaiSheng HU Ji ZHAO Jun HAN ZhengBing YU PeiSong WU GuangHai LEI Ji Jiang LU Bing Irina A PULYAEVA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Grant Nos.41076072 and 40676025)
Two records of the crust laminae from the Marcus-Wake Seamounts and the Magellan Seamount were biostratigraphically studied. Based on biological imprints of the calcareous nannofossils, the geological ages of the two ...
关键词:Marcus-Wake Seamounts Magellan Seamount cobalt-rich crust NANNOFOSSIL E/O geological event 
西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钙质超微化石变化与E/O界限的地质记录被引量:2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5年第4期508-519,共12页张海生 胡佶 赵军 韩正兵 于培松 武光海 雷吉江 卢冰 PULYAEVA Irina 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076072,40676025)资助
选择马尔库斯-威克海山区和麦哲伦海山区的2块壳结纹层记录,进行生物地层学的精细研究,并利用钙质超微化石的生物印痕分出时代:马尔库斯-威克海山CM1D03年代为晚古新世到更新世,而麦哲伦海山CM3D06结壳年代则更久远些——白垩纪晚期(约...
关键词:马尔库斯-威克海山区 麦哲伦海山区 富钴结壳 超微化石 E/O地质界限事件 
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学及生长过程被引量:3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4年第7期775-783,共9页张海生 韩正兵 雷吉江 赵军 于培松 胡佶 卢冰 Pulyaev I.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41076072,40676025)
正确判断富钴结壳生长年代及过程有助于研究结壳形成地质历史和重建古海洋环境.利用生物地层学方法(生物遗留印痕)对太平洋不同海山结壳样品进行生长时代和阶段研究,发现麦哲伦海山CM3D06结壳和中太平洋海山CB14结壳最初形成年代和富集...
关键词:富钴结壳 钙质超微化石 生物地层学 地质年代 太平洋海山 地球化学 
Calcareous Nannofossils and Molecular Fossils in Cobalt-rich Crusts and their Response to the P/E Global Event被引量:6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13年第5期1264-1274,共11页ZHANG Haisheng ZHAO Jun HAN Zhengbing LU Bing WU Guanghai PULYAEVA  I.A.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s. 41076072 and 40676025)
A biostratigraphic study on calcareous nannofossils from the CM3D06 Co-rich ferromanganese crust from the Magellan seamounts in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enabled estimation of depositional age. The bio-imprinting of ca...
关键词:Late Cretaceous cobalt-rich crust calcareous nannofossils molecular fossils Paleocene-Eocene boundary PETM 
中太平洋富钴结壳中生物标志物、有机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古海洋环境意义被引量:1
《海洋学研究》2012年第4期29-36,共8页李雪富 武光海 刘捷红 张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6025,40676061,41076072)
利用2003年大洋DY105-12,14航次在中太平洋海山获取的KXD28富钴结壳样品,采用气相色谱(GC)内标法对该结壳样品的分层样进行了可溶有机质(氯仿沥青"A")及其族组成(饱和烃、芳烃、非烃)、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的定量分析,并结合总有机碳...
关键词:太平洋海山 富钴结壳 生物标志物 碳同位素 古海洋环境意义 
海山当地物源和南极底层水对富钴结壳成矿作用的影响——来自海山周围水柱化学分析的证据被引量:5
《海洋学报》2012年第3期92-98,共7页武光海 刘捷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6025);中国大洋专项(DYXM-115-01-1-07)
为了了解海山富钴结壳中金属元素的来源及其形成环境,对中太平洋某海山周围两个站位(一个位于海山斜坡上部,另一个位于海山外围较远处)进行了海水水柱综合水化学分析,发现两个站位溶解氧、pH及营养盐的分布是一致的,反映了两个站位海水...
关键词:中太平洋 富钴结壳 海山当地源 水化学分析 南极底层流 
中太平洋海山铁锰结壳生物地层学研究被引量:3
《海洋学报》2011年第4期129-139,共11页武光海 PULYAEVA I A 刘捷红 李雪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6025);中国大洋专项(DYXM-115-01-1-07)资助
用生物地层学方法对位于中太平洋同一座海山上的2块铁锰结壳样品进行了生物地层学详细研究,发现2块样品的生长层位对应,生物组合也相同。经鉴定,2块结壳的主要生长期都是晚古新世、中始新世至晚始新世、中中新世至上新世、上新世至更新...
关键词:中太平洋 海山铁锰结壳 生物地层学 
富钴结壳中成矿元素的微区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7
《海洋学研究》2009年第2期84-89,共6页赵宏樵 郑存江 初凤友 王笑笑 
国家大洋“十五”资助专项(DY105-01-03-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6025)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CCLLD27站位富钴结壳中8个主要成矿元素(Mn、Fe、Co、Cu、Si、Al、Ca和Ti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微区扫描和人工分层样品方法的分析,结果表明:(1)成矿元素Mn、Fe、Co和Cu的微区变化很大:Mn与Co元素的微区分布...
关键词:富钴结壳 成矿元素 微区 分布特征 
太平洋东部ES0103柱状样品中可溶有机质的组成变化及其早期成岩作用被引量:4
《海洋学研究》2008年第3期1-8,共8页张海生 于培松 倪建宇 武光海 姚旭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6061、40676025)
利用2001年采自太平洋东部ES0103站位的多管沉积物柱状样品,采用GC/MS对沉积物中的可溶有机质(氯仿沥青“A”)及其族组成(饱和烃、芳烃、非烃和沥青质)、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和萜类化合物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氯仿...
关键词:可溶有机质 正构烷烃 类异戊二烯烃 萜类 低成熟油 早期成岩作用 太平洋东部 
拖网及深海摄像站位位置与水深的初步校正被引量:3
《海洋学研究》2008年第3期90-97,共8页武光海 程永寿 刘捷红 李守军 张恺 马维林 张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6025);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资助项目(2004DIB3J086);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协会资助项目(DY105-01-01-11);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协会“十一五”专项资助项目(DYXM-115-1-01-07)
对在海山富钴结壳调查中拖网取样和深海摄像调查的站位位置和水深的校正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其钢缆角度(θ角)等关键参数的选取以及水深校正可靠性的评估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同时还利用MM3海山站位的数据进行了拖网和摄像站位的位置和水深校...
关键词:富钴结壳 标准化处理 位置校正 水深校正 可靠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