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616A-04-01)

作品数:10被引量:21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肖安成杨树锋王亮沈中延李本亮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中国石油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教育部更多>>
相关期刊:《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地质科学》《地学前缘》《高校地质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柴达木盆地北缘柴达木盆地冲断构造南祁连沉积物分布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柴达木盆地西部中新统内部的角度不整合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被引量:22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年第11期1582-1590,共9页王亮 肖安成 巩庆霖 刘东 沈中延 周苏平 吴磊 楼谦谦 孙晓文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04BA616A-04-01);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项目(编号:02-107401-7)资助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山前的地质、钻井和地球物理资料,研究并厘定了位于中新统内部上、下油砂山组之间的角度不整合.在对该不整合面的分布、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古构造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柴达木盆地西部靠近...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阿尔金断裂 中新统 角度不整合 走滑运动 
南祁连山前区中生代晚期古构造特征的研究被引量:2
《地质科学》2010年第1期146-156,共11页肖安成 汪立群 杨树锋 马立协 沈中延 王亮 吴磊 陈元忠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04BA616A-04-01);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项目(编号:02-107401-7)资助
南祁连山前区可以分为露头和盆地区两个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本区晚中生代构造活动强烈,控制了新生代的沉积过程和现今中生界残余层序的分布。本文提出了均匀平板状沉积体后期的构造变形可以利用古地质图以及高精度残余地层厚度的变化规...
关键词:南祁连山 柴达木盆地北缘 中生代晚期 古地质图 残余厚度图 古构造分析 
柴北缘大型基底断裂--马仙断裂的构造特征研究被引量:6
《地质科学》2010年第1期157-166,共10页王亮 肖安成 杨树锋 巩庆霖 周苏平 沈中延 吴磊 楼谦谦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04BA616A-04-01);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项目(编号:02-107401-7)资助
利用地面地质、地球物理和钻井资料,对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的马仙断裂带的平面分布和剖面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详细的研究了该断裂的形成、发育时间和运动学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合理的断裂活动的运动学模型。研究认为马仙断裂形成...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马仙断裂 运动学特征 左行斜向冲断 
柴达木盆地北缘中生代盆地性质研究——对大柴旦凹陷的解剖被引量:9
《高校地质学报》2009年第3期407-416,共10页楼谦谦 肖安成 杨浩 黄宏升 丁卫星 沈中延 王亮 陈元忠 沈亚 汪立群 周苏平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4BA616A-04-01);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公司资助项目(JS06004)
柴达木盆地北部地区的中生代地层是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层系之一。利用地震剖面解释成果和野外地质资料绘制了侏罗纪与白垩纪的地层残余分布图和断裂分布图;利用平衡剖面对地震剖面进行了平衡恢复,恢复了侏罗纪与白垩纪的原始与剥...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中生代 残余地层 断裂 地震剖面 
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右行走滑冲断系统及其动力学被引量:23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年第4期482-487,494,共7页肖安成 杨树锋 程晓敢 党玉琪 陈新领 陈元忠 王亮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4BA616A-04-01);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资助项目(02-107401-7)
通过对于断裂系统分析和地球物理资料的解释,证实了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的主要构造形成时间为上新世以后,变形样式为一系列右行走滑冲断构造。走滑冲断构造带内部的断层在平面上呈分支复合,剖面上表现为正花状构造,断层上、下盘地层层序...
关键词:右行走滑 冲断构造 运动学 柴达木盆地 南祁连山 
中国中西部小型克拉通盆地群的叠合复合性质及其含油气系统被引量:49
《高校地质学报》2005年第4期479-492,共14页贾承造 魏国齐 李本亮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04BA616A-04-01)
中国中西部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是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新生代大型造山带环绕的小型克拉通盆地,盆地核心为构造相对稳定的小型克拉通,边缘环绕构造活跃的前陆冲断带。与北美、欧洲等大型含油气盆地相比,中国含油气盆地规模小、构造活动...
关键词:小型克拉通盆地 前陆逆冲带 叠合-复合含油气系统 油气富集规律 
柴达木盆地北缘晚白垩世古构造活动的特征研究被引量:34
《地学前缘》2005年第4期451-457,共7页肖安成 陈志勇 杨树锋 马立协 巩庆林 陈元忠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4BA616A-04-01);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资助项目(02-107401-7)
柴达木盆地北缘晚白垩世构造活动控制了现今中生代残余层序的分布。在分析中生代地层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红山凹陷下白垩统的地层尖灭关系讨论、马海凸起中生代地层的剥蚀厚度变化分析和苏干湖凹陷晚白垩世形成的古断裂带结构研究,...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北缘 晚白垩世构造运动 北西走向 断块隆升作用 
柴达木盆地北缘走滑-冲断构造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思路被引量:23
《地学前缘》2005年第4期397-402,共6页魏国齐 李本亮 肖安成 陈汉林 杨树锋 
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4BA616A-04-01)
处于阿尔金左行走滑构造带东缘的柴北缘,过去一致认为是个前陆逆冲带,并对其逆冲构造特征作了大量的研究。通过本次的野外地质勘察和深部地震测线研究,证实柴达木盆地北缘的主要变形样式为走滑-挤压构造,具有挤压推覆特征的同时伴生有...
关键词:柴北缘 走滑-逆冲构造 花状构造 逆冲推覆体 
柴达木盆地侏罗系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被引量:50
《地学前缘》2005年第3期149-155,共7页陈志勇 肖安成 周苏平 何光玉 
"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4BA616A-04-01);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资助项目(02-107401-7)
探讨了柴达木盆地现今上、中和下侏罗统的残余分布及控制因素,指出侏罗纪为连续的沉积过程,下侏罗统的断陷盆地原始沉积中心集中在阿尔金、红山和冷湖构造带以南的地区;中侏罗世为坳陷型盆地,沉积面积大于早侏罗世;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侏罗系 沉积物分布 
中国中西部燕山期构造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被引量:34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年第1期9-15,共7页贾承造 魏国齐 李本亮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4BA616A-04-01)
中国中西部地区燕山期构造运动具有普遍性,首先表现在白垩系与侏罗系呈不整合接触,甚至第三系直接与侏罗系呈不整合接触;其次,中西部地区各盆地均具有燕山期的古构造;再次,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拉萨地体和羌塘地体沿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发...
关键词:燕山运动 生烃期 储集层 油气成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