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BG2006305)

作品数:24被引量:35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冯国华张会云刘东涛王静陈荣振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徐州市农业科学院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上海农业学报》《麦类作物学报》《中国农学通报》《江苏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小麦纹枯病氮肥运筹连麦2号分子检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麦赤霉病遗传与基因定位的研究进展
《上海农业学报》2010年第4期140-144,共5页陆成彬 范金平 王朝顺 褚正虎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08ZX08002-002);江苏省高技术研究(农业)计划(BG2006305)资助
综述了小麦赤霉病抗性表现与鉴定方法、遗传机理,表型性状对赤霉病抗性的影响,抗、感赤霉病基因的定位与分子标记,以及标记辅助选择在赤霉病育种中的应用等方面研究。分析了小麦赤霉病遗传和基因定位研究进展,并对赤霉病抗性育种研究进...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 遗传 基因定位 抗病育种 
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扬麦18的选育研究被引量:8
《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第10期146-148,共3页陆成彬 张伯桥 高德荣 范金平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02);江苏省高技术研究(农业)计划(BG2006305)
小麦赤霉病是世界范围灾害性小麦病害。为了培育和推广抗赤霉病小麦品种,解决赤霉病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生产的危害。通过多年多点鉴定试验,使高产育种和抗赤霉病育种技术有机结合,运用"综合性状协调点"的观点,培育出了综合性状优良,...
关键词:小麦 赤霉病 扬麦18 抗性育种 
播期、密度和氮肥运筹对冬小麦连麦2号产量与品质的调控被引量:108
《麦类作物学报》2010年第2期303-308,共6页李筠 王龙 任立凯 刘耀鸿 曹卫星 戴廷波 
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项目(BG2006305);江苏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BE2009426)
为确立强筋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的群体调控和氮肥管理策略,以强筋冬小麦品种连麦2号为材料,研究了播期、密度及施氮水平和基追比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密度对籽粒产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并且播期效应大于密度效应。...
关键词:小麦 密度 播期 氮肥运筹 产量 品质 
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扬麦18被引量:5
《麦类作物学报》2010年第1期188-188,共1页陆成彬 张伯桥 高德荣 张勇 吴宏亚 吕国峰 范金平 程顺和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02);江苏省高技术研究(农业)计划(BG2006305)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 抗赤霉病 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里下河地区 抗白粉病基因 供体亲本 扬麦158 轮回亲本 
小麦育种亲本材料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被引量:10
《麦类作物学报》2009年第6期982-986,共5页赵军海 冯国华 刘东涛 刘世来 王来花 李德民 张会云 王静 陈荣振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6AA10010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1A02-18);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6GB2C10010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yhyzx07-002);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项目(BG2006305)
为了明确目前中国小麦育种亲本材料间的遗传关系,为育种工作提供有益信息,利用74对SSR引物对103份小麦主要亲本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298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等位位点数在2~14之间,平均为4.03个。位点多态信息含量(...
关键词:小麦 育种亲本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氮肥运筹对连麦2号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被引量:5
《江苏农业科学》2009年第6期127-129,共3页李筠 任立凯 刘耀鸿 王龙 
江苏省高技术研究(编号:BG2006305);江苏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编号:BE2009426)
为给中强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依据,以优质高产国审小麦品种连麦2号为材料,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基追比对其籽粒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播期密度下,产量与施氮量呈二次曲线关系,以施氮量为300kg/hm2和氮肥基追比为6∶4...
关键词:中强筋小麦 氮肥运筹 产量性状 群体质量 
江苏省淮北片小麦区域试验品种(系)纹枯病抗性鉴定被引量:6
《江苏农业科学》2009年第3期123-124,共2页张会云 冯国华 刘东涛 王来花 王静 
国家863计划项目(编号:2006AA10010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6BAD01A02-18);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编号:2006GB2C100103);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项目(编号:BG2006305)
对2006~2007年度江苏省淮北片小麦区域试验的13个品种(系)和预备试验的50个品种(系)进行大田纹枯病调查,病情指数在31.82~83.40之间。两组试验中大多数品种(系)的病情指数居于50.1~70之间,分别占各组参试品种总数的77.0%和68.0...
关键词:小麦 纹枯病 抗性鉴定 
硬粒小麦缺失4A蜡质蛋白对直链淀粉含量及淀粉品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麦类作物学报》2009年第1期58-62,共5页姚金保 马鸿翔 姚国才 杨学明 张鹏 张平平 
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项目(BG2006305);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07-604)
为了明确硬粒小麦缺失不同Wx蛋白对直链淀粉含量的效应和Wx-B1缺失型(缺失4A蜡质蛋白)的淀粉特性,利用SDS-PAGE电泳分析技术对1个硬粒小麦F2分离群体(来源于以硬粒小麦品系B413Wx-B1缺失型为母本、PI435045Wx-A1缺失型为父本的杂交组合)...
关键词:硬粒小麦 Wx-B1缺失 直链淀粉 品质特性 
小麦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鉴定及利用被引量:3
《西北农业学报》2009年第1期213-216,共4页张会云 冯国华 刘东涛 刘世来 王来花 李德民 王静 王晓军 陈荣振 
国家863计划(2006AA10010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02-18);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6GB2C100103);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项目(BG2006305)
2005-2007年对参加黄淮南片和江苏省区域试验的小麦新品种(系)及征集的国内外新品种(系)共计1 629份材料进行了纹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存在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的纹枯病病指也存在着一定差异...
关键词:小麦 纹枯病 抗性鉴定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Glu-D1d共显性分子标记在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3
《江苏农业学报》2008年第4期394-399,共6页刘东涛 陈荣振 冯国华 刘世来 王来花 李德民 张会云 王静 
国家"863"计划(2006AA10010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02-18);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6GB2C100103);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项目(BG2006305)
报道了小麦高分子量(HWM)麦谷蛋白亚基基因Glu-D1 d(编码1Dx5亚基)的一个新的共显性PCR分子标记。该标记由3条引物Dx-F,Dx5-F和Dx-R组成,能够特异地扩增出Glu-D1 d基因及其等位基因的特征条带。结合高分子量麦谷蛋白电泳分析,用16个小...
关键词:小麦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 PCR 共显性 分子标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