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610105)

作品数:27被引量:751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海兵许志琴杨经绥张泽明司家亮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香港大学加州理工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地质科学》《地质通报》《地学前缘》《地质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隆升东喜马拉雅构造结晚新生代榴辉岩拉萨地块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塔里木盆地玛扎塔格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变及构造学意义被引量:4
《岩石学报》2011年第1期321-332,共12页司家亮 李海兵 裴军令 孙知明 潘家伟 邱祝礼 
中石化集团前瞻性研究项目(YPH08110);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1212010918036、1212010610105)联合资助
塔里木盆地腹地玛扎塔格地区最近发现了完好出露的新生代连续沉积地层,其中第四系主要为细粒湖相沉积,从而提供了最新的来自盆地内部的古气候古环境研究载体。在详细野外考察基础上,沿厚约140m的剖面采集两百多块样品,本文报道了野外考...
关键词:环境演变 构造意义 第四纪 玛扎塔格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腹地玛扎塔格山隆升时限探讨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6
《岩石学报》2011年第1期333-343,共11页裴军令 李海兵 孙知明 司家亮 邱祝礼 潘家伟 赵越 任晓娟 
中石化集团前瞻性研究项目《塔里木盆地及周缘的动态演化与油气资源远景》(YPH08110);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1212010918036、1212010610105)联合资助
位于塔里木盆地腹地(N38°40.911',E80°18.484')的玛扎塔格褶断带东西向延伸约300km,南缘发育出露连续、完全的早更新世地层,岩性主要以灰黄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本文以其中出露完全的一段河湖相泥岩、粉砂岩为研究对象,共采集古...
关键词:岩石磁学 古流向 早更新世 隆升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中南部麻扎塔格逆冲-褶皱带变形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7
《地质科学》2010年第4期1038-1056,共19页潘家伟 李海兵 孙知明 裴军令 司家亮 Laurie Barrier Jerome Van Der Woerd] 邱祝礼 吴富峣 张丽军 
中石化项目“塔里木盆地及周缘的动态演化与油气资源前景”(编号:YPH08110);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0610105)资助
麻扎塔格地区地层、地貌及构造变形特征的研究,对于认识塔里木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塔里木—西昆仑的盆山耦合关系、新构造运动对塔里木油气资源分布的影响以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气候、环境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卫星照片解...
关键词:逆冲-褶皱带 构造地貌 隆升与缩短 麻扎塔格 塔里木盆地 
中国大陆构造及动力学若干问题的认识被引量:71
《地质学报》2010年第1期1-29,共29页许志琴 杨经绥 嵇少丞 张泽明 李海兵 刘福来 张建新 吴才来 李忠海 梁凤华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056606、1212010610105、121201071181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编号2003CB7165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编号40399141)共同资助成果
中国(东亚)大陆受特提斯、古亚洲和太平洋构造体系的制约,具有复杂的地体构架和特殊的岩石圈结构。本文从地学前沿——大陆动力学的视野出发,围绕中国大陆构造及动力学四个方面的研究,总结已有的进展并提出新的思考:①中国大陆板块下的...
关键词:大陆构造及动力学 板块下的构造和地幔运动 变质基底再活化 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挤出机制 
中国主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大地构造背景及俯冲/折返机制的探讨被引量:76
《岩石学报》2009年第7期1529-1560,共32页杨经绥 许志琴 张建新 张泽明 刘福来 吴才来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918013、1212010610105、121201071181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3CB7165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0399141)的资助
造山带中发现超高压矿物柯石英和金刚石,被认为与洋壳或陆壳岩片的深俯冲(>100km)有关。但探讨这些岩片是如何俯冲和折返的?却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难题。目前,中国境内含榴辉岩的高压超高压(HP/UHP)变质带已经发现11条,此外,世界各地发现...
关键词: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 柯石英 金刚石 俯冲作用 折返作用 
青藏高原西北部帕米尔东北缘构造地貌与活动构造研究被引量:14
《第四纪研究》2009年第3期586-598,共13页潘家伟 李海兵 J.Van der Woerd 孙知明 裴军令 司家亮 邱祝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572122);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批准号:1212010610105);中国石油化工项目“塔里木盆地及周缘的动态演化与油气资源前景”资助
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和持续的汇聚在青藏高原西北部的帕米尔地区造成了强烈的陆内变形,形成一系列典型的构造地貌。文章在卫片解译、DEM数据处理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地貌观察与测量,对帕米尔东北缘的构造地貌与活...
关键词:帕米尔-西昆仑 西南天山 构造地貌 活动构造 变形速率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早中生代高压变质作用及大地构造意义被引量:26
《地学前缘》2009年第2期140-151,共12页曾令森 刘静 高利娥 陈方远 谢克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3027);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行业业务基金项目(20071120101125);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0610105)
在西藏拉萨地块的东部,从松多到加兴,在晚古生代石英岩和碳酸岩地层中分布着一条近东西走向的榴辉岩带。尽管受到不同程度的海水蚀变和后期流体/岩浆渗滤的影响,多数松多榴辉岩保存了类似于N-MORB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这也与榴辉岩的...
关键词:西藏 拉萨地块 榴辉岩 高压变质作用 俯冲作用 
含熔体差应力状态下中下地壳岩石的变形结构与物质迁移被引量:2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9年第2期262-268,共7页李化启 梁一鸿 马瑞 许志琴 
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项目(1212010610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2095)
通过对辉长岩、麻粒岩、斜长角闪岩高温高压变形实验样品的研究,确立了含熔体差应力状态下中下地壳岩石共轭扇式变形模型的合理性,划分出垂直于轴向压应力定向和剪切定向两种变形组构。并通过对主要变形矿物、变形组构的识别,详细勾画...
关键词:熔体 中下地壳岩石 变形 结构 
变泥质岩递进部分熔融作用的构造物理学效应被引量:8
《地质通报》2008年第12期1992-2000,共9页曾令森 高利娥 Jason B.Saleeby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673027);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行业业务基金项目(编号:20071120101125);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0610105)资助。
在南内华达岩基中,晚中生代花岗岩的侵位导致表壳岩广泛的变质及部分熔融,形成混合岩杂岩体。对伊萨贝拉湖南羊圈混合岩杂岩体构造的野外观测和应变测量表明:①变泥质混合岩和鹅卵石砾岩记录了类似强度的应变;②变泥质岩发生了递进部分...
关键词:部分熔融 应变分解 混合岩 内华达岩基 
西藏拉萨地块松多榴辉岩的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及LA-ICPMS U-Pb定年被引量:23
《岩石学报》2008年第7期1528-1538,共11页陈松永 杨经绥 徐向珍 李化启 杨岳衡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0610107和1212010610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610098)的部分成果
最近在青藏高原拉萨地块中发现一条榴辉岩带。榴辉岩带位于拉萨北东近200km 处的松多乡一带,呈近东西方向延伸,至少长60km,宽2km~3km。锆石样品选自新鲜的榴辉岩样品,共测了39个数据点,其中前19个数据点仅做 Lu-Hf同位素分析,后20个数...
关键词:松多榴辉岩 拉萨地块 Lu—Hf LA—ICPMS U—Pb定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