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860005)

作品数:5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郝雨蔡维友安鑫苏立业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平顶山学院学报》《当代传播》《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媒介批评中国媒介批评学历史渊源历史进程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中国媒介批评学的世界性视野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85-88,共4页郝雨 苏立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化媒介批评教材体系创新"(编号:10YJA860005)
中国媒介批评学体系的原创与建设,作为近30年来传播学中国化追求的一个突破口,其意义极为重大。而中国媒介批评学体系的建设,不仅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土壤,面向中国的媒介传播实践,更要努力追求这一颇具探索性的批评体系具有更加开阔的...
关键词:传播学中国化 普世价值 人文精神 世界性视野 
中国媒介批评体系的文化智慧资源与应用架构——我国传统智慧在媒介批评体系建构中的意义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11-116,160,共6页郝雨 蔡维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中国化媒介批评教材体系创新>(10YJA860005)
中国媒介批评学的原创与建设是传播学中国化的重要突破口。作为超越性智力活动,中国媒介批评学体系必须以中国智慧作为其理论之根、思维之源。中国智慧思维方式上的"天人合一"的整体性、重直觉体悟的形象性、和而不同的批判性等特征,可...
关键词:媒介批评学 中国原创 中国智慧 思维方式 应用架构 
中国媒介批评的原始雏形与历史渊源被引量:2
《当代传播》2012年第2期39-42,共4页郝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中国化媒介批评教材体系创新>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YA860005;上海市重点学科"传播学"建设项目;编号:S30102
一、中国媒介批评的雏形及原生态一般来说,人类媒介发展的几个阶段(所谓"五次革命"),其时间上的边界相对而言还是比较清晰的。而且,现今也有许多重要的史料和文物,能够佐证其各个阶段的历史进程。但是,我们所认为的与媒介发展几乎...
关键词:媒介批评 历史渊源 中国 历史进程 历史轨迹 批评文本 原生态 人类 
概念功能批评方法在新闻话语分析中的应用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122-128,共7页郝雨 安鑫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中国化媒介批评教材体系创新>阶段成果(10YJA860005);上海市重点学科"传播学"建设项目(S30102)
话语分析作为媒介批评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备受关注,国外话语分析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话语语法、话语处理和社会话语。也有学者将话语分析分为文本取向、心理取向、本源取向、权力取向和综合取向五大取向。系统功能语言学是文本取...
关键词:话语分析 元功能 概念功能 媒介批评 
原创:从建设中国媒介批评学起步被引量:2
《当代传播》2011年第2期50-53,共4页郝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中国化媒介批评教材体系创新>阶段成果;项目号:10YJA860005
在媒介批评体系的特色和风格上,要特别提倡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就是立足于中国的文化土壤和新闻传播现实,从我国传统文艺批评理论中借鉴基本概念和表现方式,如:我们将引入"印象式批评"、"诠释式批评"、"考据式批评""、评点式批评""、社...
关键词:中国 媒介批评学 体系 建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