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4JJDZH017)

作品数:22被引量:210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中民郭培清滕桂青黎兴亚刘文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东北亚论坛》《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春大学学报》《世界经济与政治》更多>>
相关主题:海权霸权法理研究南海问题冷战后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军事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视域中的国际海洋政治研究述评被引量:18
《太平洋学报》2009年第6期78-89,共12页刘中民 
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成果;200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世界海洋政治的发展与中国海洋战略选择"(04JJDZH017)阶段性成果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的国际海洋政治研究,主要散见于国际政治和国际法两个主要领域。前者主要包括海权理论与海权战略问题的研究、关于主要海洋国家海洋战略问题的研究、关于海洋安全及其战略问题的研究、关于国际海洋秩序和国际海洋制...
关键词:海权 大国崛起 大国地位 霸权 冲突 
冷战后东南亚国家南海政策的发展动向与中国的对策思考被引量:35
《南洋问题研究》2008年第2期25-34,71,共11页刘中民 
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成果;200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世界海洋政治的发展与中国海洋战略选择"(04JJDZH017)阶段性成果
本文主要从南海争端方国家、非南海争端方国家、东盟3个层次分析了冷战后东南亚国家南海政策的发展动向。对于南海争端方国家,重点分析了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南海政策;对非南海争端方国家重点分析了新加坡和泰国的南...
关键词:南海争端方国家 非南海争端方国家 东盟 南海政策 对策思考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的负面效应分析被引量:17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82-89,共8页刘中民 
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成果;200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世界海洋政治的发展与中国海洋战略选择"(04JJDZH017)阶段性成果;上海市重点学科(B701)建设项目战果
长期以来学界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的负面影响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这显然不利于中国海洋权益的维护。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公约》生效的负面影响:第一,《公约》的生效导致国际海洋划界争端的加剧,其根源主要在于《公约》关于划...
关键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海洋划界争端 军事冲突 剩余权利 
海权发展的历史动力及其对大国兴衰的影响被引量:5
《太平洋学报》2008年第5期69-78,共10页刘中民 
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成果;200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世界海洋政治的发展与中国海洋战略选择"(04JJDZH017)阶段性成果
近代东西方国家面对海洋的不同选择,导致了不同的国家命运。对此西方学术界多从文化传统、经济动机、政治制度等角度加以解释。对于海权发展的根本动力,本文认为,世界海权兴衰的历史表明,资本扩张能力既是海权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也...
关键词:国际政治 国际关系 海权 历史动力 大国崛起 
领海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国际关系分析被引量:11
《太平洋学报》2008年第3期17-28,共12页刘中民 
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成果;200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世界海洋政治的发展与中国海洋战略选择”(04JJDZH017)阶段性成果
领海概念的确立在于国际关系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主权国家安全与经济利益的需要,早期围绕领海宽度的主要学说和观点主要体现为航程说、视野说、射程说、3海里原则。传统的3海里规则在本质上是西方海洋强国主宰国际海洋秩序的产物;三次联合...
关键词:领海 领海制度 国际关系 结盟政治 
关于海权与大国崛起问题的若干思考被引量:26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12期6-14,共9页刘中民 
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成果;200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世界海洋政治的发展与中国海洋战略选择"(04JJDZH017)阶段性成果
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关于海权与大国崛起关系的分析有以下两个值得注意的命题及其引发的问题:第一,关于海权是全球性大国的必要条件的命题。这一命题引发的问题是如何科学理解海权对大国崛起的影响。对此,作者指出多数西方学者都是结...
关键词:海权 大国崛起 大国地位 霸权 冲突 
俄罗斯(前苏联)与印度海军合作关系分析被引量:3
《东北亚论坛》2007年第5期72-77,共6页郭培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世界海洋政治的发展与中国海洋战略选择"(04JJDZH017)
冷战时期,基于抗衡美国、控制印度洋的共同战略,苏印进行了有效的海军合作。在前苏联支持下,印度海军迅速壮大,前苏联也因此而加强了在印度洋的存在。冷战后,俄印在互利贸易的基础上建立了合作研发的新型海军合作关系,印度的远洋控制战...
关键词:俄罗斯 印度 海军 
美国南极洲政策中的苏联因素被引量:4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12-15,共4页郭培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世界海洋政治的发展与中国海洋战略选择"(04JJDZH0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不承认他国主权要求的南极政策,逐渐转向索求领土主权。但与此同时,苏联积极参与南极洲的考察活动,并建立大批考察站。受到苏联因素的牵制,美国最终停止主权要求(并未放弃),转而召集南极会议,推动南极中立化。概...
关键词:美国 苏联 南极洲 南极条约 
印俄海军合作浅析
《西伯利亚研究》2007年第1期49-51,共3页郭培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04JJDZH017)
冷战后,印俄两国在互利贸易的基础上建立了合作研发的新型海军合作关系,合作深度和广度大幅提升。印俄海军合作的目标中有一定的针对中国的因素。近年来其合作面临着印度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海军合作的压力,但俄罗斯对印度海军的影响将是...
关键词:印度 俄罗斯 海军 
中国与国际海洋环境制度互动关系初探被引量:6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6-12,共7页刘中民 王海滨 
200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世界海洋政治的发展与中国海洋战略选择"(04JJDZH017);2003年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中国海洋政治战略研究"(03JZD0024);2004年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21世纪中国海洋政治战略研究"(04BMZ01)
中国对国际海洋环境制度建设的参与主要体现为,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产生过程中提出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国际海洋环境保护的基本立场,提出了关于专属经济区海洋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主张,提出了关于国际海底区域国际制度的主张...
关键词:中国 国际海洋环境制度 互动关系 对策思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