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国与变化中的亚太地区秩序” 项目

作品数:6被引量:12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宋国友吴心伯潘忠岐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国际关系》《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教学与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奥巴马政府一体化美国国债外汇储备复合相互依赖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论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被引量:52
《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2012年第2期62-77,共16页吴心伯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国家创新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美国与变化中的亚太地区秩序"(项目批准号:05FCZD0014)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经过三年来的谋划和实施,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已基本定型,对美国与亚洲特别是东亚的关系以及亚太地区形势已经并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奥巴马政府对亚太的认知,分析其亚太战略框架,总结这一战略构想与实施的特点,揭示其面...
关键词:奥巴马、亚太战略 
中国对外金融战略:从美元中心到货币制衡?被引量:4
《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第8期37-44,共8页宋国友 
教育部"中国;美国与变化中的亚太地区秩序"(项目批准号:05FCZD0014)和"金融危机与中美金融关系研究"(09YJCGW003)研究项目资助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应重新思考以美元为中心的对外金融战略。本文在分析这一原有战略可能损害中国国际金融利益的基础上,提出对美元实施货币制衡的新选项。货币制衡可以从外部制衡和内部制衡两条路径分别展开,在新形势下有一定的合...
关键词:美元中心 货币制衡 对外金融战略 
中国购买美国国债:来源、收益与影响被引量:25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31-38,共8页宋国友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美国与变化中的亚太地区秩序"(项目批准号:05FCZD0014)的阶段成果;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2007EGJ001)
本文在历史回顾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重点从来源、收益和影响等方面对中国购买美国国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主要源于对美贸易顺差的外汇储备是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重要资金来源。尽管有着较好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但与其他投资...
关键词:外汇储备 美国国债 中美金融关系 
试析日本的东亚地区秩序战略被引量:7
《国际论坛》2007年第6期61-65,共5页宋国友 
复旦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美国与变化中的亚太地区秩序"(项目编号:05FCZD0014)的阶段性成果
日本在新的东亚地区秩序的形成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日本的地区秩序战略主要围绕着构建其主张的东亚共同体展开。在简要分析了日本"东亚共同体"战略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后,本文对日本的具体实施政策从安全和经济两个层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地区秩序 东亚共同体 经济伙伴协定 美日同盟 
美国与东亚一体化被引量:34
《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5期47-52,18,共7页吴心伯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国家创新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美国与变化中的亚太地区秩序"(项目批号:05FCZD0014)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一项明智而有远见的美国政策应该是鼓励和支持东亚的一体化,而东亚国家也应在推进区域合作的同时,考虑和照顾美国的合理关切,发展与美国的互利合作,诱导和鼓励美国在东亚合作中发挥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
关键词:美国 东亚一体化 
冷战后亚太地区秩序的变革被引量:6
《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9期50-57,共8页潘忠岐 
吴心伯教授主持的复旦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美国与变化中的亚太地区秩序"(项目编号:05FCZD0014)的阶段性成果
与欧洲地区秩序不同,冷战后亚太地区秩序的变革具有明显的渐进性特征。推动亚太地区秩序变革的基本动力包括:美国主导地位的加强和联盟体系的演变;中国、日本、印度等地区权力中心的崛起;主要大国关系的变迁;地区化的发展与多边安全制...
关键词:亚太地区秩序 联盟体系 安全制度 规范共同体 复合相互依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