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751007)

作品数:4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方胜罗芳芳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滁州学院学报》《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唐武宗佛教功德杜牧新中国成立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唐武宗会昌毁佛与晚唐文学的“新变”
《滁州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38-42,共5页方胜 孙丹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751007).
武宗会昌毁佛以后,寺院经济遭到沉重打击,原本作为文人读书习业重要场所的寺院遭到毁废,其济困习业功能不断弱化;"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宗得到空前发展,作为本土化的佛教,禅宗兴盛深刻影响到文学创作;同时,佛教发展遇挫后,为了吸引...
关键词:会昌毁佛 晚唐文学 禅宗 俗化 
唐武宗会昌毁佛的文学记忆——兼论晚唐文人集体失声的原因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58-63,共6页方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唐武宗会昌灭佛与晚唐文学研究”(13YJC751007)
唐武宗会昌毁佛是晚唐政治史和佛教史上的重大事件,但无论是毁佛运动的决策者和执行者,还是旁观者和受害者,他们都很少在文学作品中反映毁佛事件,其原因值得深究。众多文人虽然亲近佛教,但在理智上能认识到佛教发展过于迅速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会昌毁佛 文学创作 牛李党争 全身远祸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唐武宗“会昌毁佛”研究综述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54-57,共4页方胜 孙丹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751007)
唐武宗“会昌毁佛”是中国古代“三武一宗”灭佛事件中规模最大、对佛教发展打击最重、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方式。近年来,海内外众多学者对“会昌毁佛”的历史进程、武宗毁佛的原因以及毁佛运动...
关键词:会昌毁佛 原因 影响 研究综述 
杜牧与会昌灭佛——以其是否有“功德”于九华山佛教为中心被引量:2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59-63,共5页方胜 罗芳芳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唐武宗会昌灭佛与晚唐文学研究"(13YJC751007);安徽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SK150)阶段成果
唐武宗会昌年间全国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而据史料记载九华山佛教当时并未受到冲击,目前人们普遍认为时任池州刺史的著名诗人杜牧起到了保护九华的关键作用,有"功德"于九华佛教。通过仔细检阅《旧唐书》和《唐会要》等史书,可...
关键词:杜牧 会昌法难 九华山 佛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