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FA050086)

作品数:10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恒彭文慧徐瑕莲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软科学》《南阳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绩效评价结构性增长产业集群民工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差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被引量:2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38-42,共5页徐瑕莲 李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CJL021);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FA050086);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B14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呈现出区域非均衡分布的特征,这又成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分析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分布差异的现状,指出政府政策、区域成本、经济集聚程度和区域开放程...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 区域差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劳动力流动与传统农区经济社会转型问题研究被引量:2
《经济经纬》2008年第6期87-90,共4页李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CJL021);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FA05008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06JJD770009);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B147);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劳动力流动在传统社会转型中的作用具有复杂性,对文献的梳理表明,劳动力流动在城乡二元结构转换、农村社会分层、农业发展、非正式制度建设以及人力资本积累等多个方面产生作用,但人们对于这些作用的机理和效果仍存在一定的分歧。而从...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 经济社会转型 综述 
组织公平:网络组织的治理结构与组织效率被引量:3
《软科学》2008年第10期37-42,共6页李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CJL021);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DFA05008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06JJD770009);河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7FJJ032);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在分析组织公平与组织效率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指出组织公平的实质是基于纳什原则的网络可行性治理结构,并以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升级为例探讨了组织公平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组织公平 网络绩效 产业集群 
跨国公司进入地方产业集群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25-29,共5页李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外资与产业集群共同作用下的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与对策研究"(06CJL021);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问题研究"(DFA050086);河南省政府指标课题"河南农民工外出流动与地方经济发展问题研究"(B147);河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南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2007FJJ014);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在地方产业集群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突出,并主导了地方产业集群的演化方向。本文从跨国公司进入地方产业集群引起集群组织结构演化的角度,探讨了这种演化及其对地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安全问题...
关键词:跨国公司 产业集群 产业安全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黄河沿岸地区农耕经济的结构变迁被引量:1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08年第2期89-102,共14页李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CJL021);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FA05008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06JJD770009);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B147);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黄河沿岸地区是我国具有悠久农耕历史和深厚传统文化积淀的地区,这一区域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存在稳定性,工业化所需要的内部动力和外部条件一直未能提供,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又强化了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性质,从而导致这一区域的劳动...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流动 黄河沿岸地区 农耕经济 结构变迁 市场化进程 
产业集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转移能力、转移模式与绩效评价被引量:8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70-76,共7页李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CJL021);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FA05008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06JJD770009);河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7FJJ032);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作为中间性网络组织,产业集聚具有内在的人力资本积累机制,这提供了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良好视角。产业集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应包括对农村劳动力的吸聚效应和教育培训效应,这也形成了基于产业集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两个顺次递...
关键词:产业集聚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人力资本积累 转移模式 
外出务工、智力回流与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被引量:4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99-103,共5页彭文慧 
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4CJJ014);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DFA050086)
外出务工人员向流出地的智力回流是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的重要途径,但这一机制的形成依赖于以“推—拉理论”为基础的个人决策结构。通过研究外出务工人员智力回流的引致机制和智力回流的模式与路径,发现适合我国中部地区...
关键词:外出务工 智力回流 引致机制 区域经济发展 
论“民工荒”对我国转轨经济的纠正性质被引量:1
《农村经济》2007年第5期111-114,共4页彭文慧 
河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外出务工人员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编号:2004CJJ014);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问题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编号:DFA050086)的研究成果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打破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差别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转移绩效不高的问题,其原因在于转轨时期结构性增长效率低下、贸易结构失衡、收入分配不合理、体制转轨滞...
关键词:民工荒 体制转轨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绩效评价 
结构性增长、结构贸易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被引量:3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117-123,共7页李恒 
河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4CJJ014);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DFA05008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CJL021)
结构转换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促进了要素在各部门的合理配置和最优使用,并通过结构贸易扩张其动态优势。中国改革以来的结构性增长和结构贸易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力量,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结构、过程及收入分配等绩...
关键词:结构性增长 结构贸易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结构性增长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绩效评价——兼谈“民工荒”对其的纠正性质被引量:3
《经济经纬》2006年第5期109-112,共4页李恒 
河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4GJJ014);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DFA050086)
结构性增长强调的是产业效率差异所带来的生产要素由低效率产业向高效率产业转移的结构溢出,这提供了评价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绩效的有益思路。笔者通过分析中国改革以来结构转换中增长与就业的相互促进关系,在结构性增长的框架下评价了...
关键词:结构性增长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民工荒” 绩效评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