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8SJD7500021)

作品数:6被引量:1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万雪梅胡启好仪爱松姜德成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更多>>
相关主题:叙事视角心灵女性主义《觉醒》解构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叙事“视角”新探被引量:3
《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35-40,共6页万雪梅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凯特.肖邦的和谐婚恋观"(项目批准号:08SJD7500021)和资助项目"澳大利亚女性文学溯源"(项目批准号:07SJB750016)的阶段性成果
在西方叙事学大框架下,对"视角"的划分,不论是英国罗杰·福勒的"外视角"和"内视角",还是法国茨维坦·托多罗夫的"外视点"和"内视点",都与以中国近千年前北宋画家郭熙的"三远"为主的"四远"有异曲同工之处,而且后者更具有视觉文化的效果...
关键词:叙事视角 视觉文化 “四远” 心灵之视 
《觉醒》:穿越时空的心灵之“视”被引量:4
《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2期143-150,共8页万雪梅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凯特.肖邦的和谐婚恋观"【项目编号:08SJD7500021】;江苏大学人文社科重点建设项目【项目编号:JDR2006A11】的阶段性成果
凯特·肖邦的《觉醒》不仅是一部美国女性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一部美学意义上的成功小说。作者的叙事视角穿越时空与我国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中的"三远"有共通之处。它所展示的精神境界与现代西方叙事精神、与郭熙"远论"中所揭示...
关键词:《觉醒》 叙事视角 心灵之“视” “三远” 
透视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一个窗口——解读《一小时的故事》中门、窗的象征涵义被引量:6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9年第11期90-92,共3页胡启好 
江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编号:JDR2006A11);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编号:08SJD7500021)
凯特·肖邦曾被誉为"美国女权主义文学创作的先驱之一",她的著名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阐述女性追求平等和自由的主题,是她一系列描写女性觉醒与反叛作品的序曲。小说中"门"和"窗"多次被提及,被作者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分别代表了...
关键词:门窗 女性主义 婚姻现实 
出行中的“自我”缺省与美国“南方性”解构——论《押沙龙,押沙龙!》中的成长模式和史性隐喻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132-136,共5页仪爱松 姜德成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SJD7500021);江苏大学人文基金青年项目(JDR2008016)
一个出行在路上的小男孩成就了美国的自我认识。在路上的独特成长模式蕴涵了个人成长与社会再现的双重功能。福克纳的代表作《押沙龙,押沙龙!》中萨德本由一个富人门前"被拒绝的孩子"转变为"社会的合作者"的出行之路,实质上是对南方独...
关键词:出行 成长 镜像 同型确认 
《磨砺》的解构与女性主义解读被引量:2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72-75,共4页万雪梅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08SJD7500021)
当代英国女作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是大不列颠文坛的焦点人物之一。她的早期小说《磨砺》在文学史上首次描述未婚单身母亲的心路历程,是解构与女权主义文本的典范。德拉布尔在作品里和现实生活中解构传统女性形象的同时,成功地建构了理...
关键词:德拉布尔 《磨砺》 解构主义 女性主义 建构 
感性的爱 理性的美——解读凯特·肖邦的《一位正派女人》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8年第11期121-123,共3页万雪梅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项目编号:08SJD7500021);国家教育部[2006]78号文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系列成果之一
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1851-1904)的短篇小说《一位正派女人》(A Respectable Woman,1894),全文不足1470个英语单词,却按着时间顺序,展示了19世纪末的美国,一位已婚的女主人公,面对突然来家小住的丈夫的大学同学以及随后近一年时间内,...
关键词:凯特·肖邦 美国女作家 新视野大学英语 情感变化 《觉醒》 时间顺序 美国女性 超验主义 爱默生 赛义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