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2002]237)

作品数:10被引量:5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梁德阔王邦虎吴宗友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改革》《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生产力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股份合作制古村落西递世界遗产地文化旅游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经济利他性在宗法社会中存在的根源
《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期9-12,共4页梁德阔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徽州村落的研究与开发"(教社政司函[2002]237号)
按照经济学假定,人们在经济交换中是利己主义的,受经济利益驱动,恰恰相反,在宗法社会中,族人间的经济往来更多的表现为利他性,尤其显现在族田方面。宗法社会内部经济利他性的直接作用是为了强宗固族,而更深层动因必须从既定的社会——...
关键词:经济利他性 宗法社会 根源 
内生型农村城镇化的运行机制分析被引量:6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132-135,共4页梁德阔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教社政司函[2002]237号);安徽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
“三集中”(人口、土地、工业)发展模式是农村城镇化的科学选择。土地、人口、经济的集中,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的转变是内生型农村城镇化的全部内容。在运行过程中,人地矛盾是其初始动力,农业发展是其内部推力,乡镇企业发展是...
关键词:内生型 农村城镇化 运行机制 “三集中”模式 
外生型农村城镇化的运行机制
《改革》2006年第5期105-109,共5页梁德阔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徽州村落的研究与开发》(教社政司函[2002]237号)、安徽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安徽省农村城镇化的启动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外生型农村城镇化的过程,经历了农村原始聚落、居民点建设、农村集镇、小城镇四个阶段,土地、人口、经济的集中和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的转变是其全部内容;优越的区位条件、较大的利益驱动、完善的市场机制、最小的制度障碍...
关键词:外生型 农村城镇化 运行机制 运行条件 动力机制 
徽商的经济交换形式被引量:1
《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12期141-144,共4页梁德阔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徽州村落的研究与开发>(教社政司函[2002]237号)
文章从经济人类学的实体主义视角探讨徽商的三种经济交换形式,指出徽商原始资本积累主要靠市场交换获得,一旦富裕后,互惠和再分配占据了支配地位并嵌合在封建社会关系之中,脱离不了封建商人的性质。从而说明对前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现象分...
关键词:徽商 经济交换形式 互惠 再分配 市场交换 
黄山市文化旅游资源漏损问题暨开发的动态模式研究被引量:8
《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12期105-108,共4页吴宗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重大基金项目"徽州村落的研究与开发"(教社政司函[2002]237号)中期成果之一
本文基于黄山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深入调查,指出该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四失”等资源漏损问题,即利益失衡、文化失真、管理失控、服务失范等,并对这些问题的原因、性质、危害给予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有关对策...
关键词:文化旅游 资源漏损 社区参与 动态模式 
西递、宏村古村落的股份合作制经营模式设计被引量:17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4期123-126,共4页梁德阔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教社政司函[2002]237号)资助
西递、宏村对世界遗产资源的经营模式在全国具有典型性,西递由村办旅游公司,收入按照人口和房屋两种形式分配。家族化管理,经营不规范。宏村是租赁给外来企业经营,市场化运作,标准化管理,但忽视了村民的合法权益,企业和村民矛盾尖锐。...
关键词:世界遗产资源 古村落 股份合作制 
论徽州软体文化旅游资源的元价值与生存困境被引量:4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4期127-130,共4页吴宗友 王邦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教社政司函[2002]237号)资助
首先界定了软体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即以“非物化”的形式承载并惠及子孙,具有潜在的巨大经济含量,以适当的方式可以开发成旅游产品的文化存在。接着,探讨了软体文化旅游资源在徽州文化旅游开发中的元价值地位,指出软体文化资源是徽州...
关键词:徽州 软体文化 文化旅游 元价值 去商业化 
世界遗产地西递、宏村经营管理体制探索(下)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14-17,71,共5页梁德阔 王邦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徽州村落的研究与开发>(教社政司函[2002]237号)。
世界遗产地西递、宏村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西递是村办旅游公司,收入按照人口和房屋两种形式分配,家族化管理,经营不规范。宏村是租赁给外来企业经营,市场化运作,标准化管理,但忽视了村民的合法权益,政府、企业和村民矛盾尖锐...
关键词:世界遗产地 经营管理体制 西递 宏村 经营管理模式 现代企业制度 市场化运作 标准化管理 股份合作制 企业经营 合法权益 遗产保护 经营机制 股权设置 收益分配 民主管理 人民政府 村民 公司 人口 收入 租赁 运营 
世界遗产地西递、宏村经营管理体制探索(上)被引量:11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28-33,共6页梁德阔 王邦虎 
教育部人文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徽州村落的研究与开发>(教社政司函[2002]237号)。
世界遗产地西递、宏村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西递是村办旅游公司,收入按照人口和房屋两种形式分配,家族化管理,经营不规范;宏村是租赁给外来企业经营,市场化运作,标准化管理,但忽视了村民的合法权益,政府、企业和村民矛盾尖锐,...
关键词:世界遗产 西递 宏村 经营管理模式 股份合作制 
徽州古村落城镇化的启动模式与运行机制被引量:5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1-6,40,共7页梁德阔 王邦虎 江丕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徽州村落的研究与开发>(教社政司函 [2 0 0 2 ] 2 3 7号 )
城镇化是徽州古村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其启动模式和运行机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小城镇 ,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以新区建设为基础的地域结构转换 ,促进了农村人口和农业经济的集聚。伴随着人口、经济集聚的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
关键词:安徽 古村落 城镇化 产业结构 就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