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WW057)

作品数:6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姚佩芝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教师》更多>>
相关主题:莫里森《爵士乐》《宠儿》改写叙事艺术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论《爵士乐》的女性人物塑造艺术被引量:3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197-201,共5页姚佩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WW057);湖南省"十二五"教育规划一般项目(XJKO11BGDO24)
从叙事学的角度对托尼·莫里森的重要作品——《爵士乐》中女性人物进行了独辟蹊径的考察,指出莫里森在塑造人物时成功运用了独特的命名方式、碎片式叙述以及系列镜像人物的设置等多种艺术手段,因此她笔下的人物不再是固定的类型,而是...
关键词:《爵士乐》 莫里森 女性人物 叙事艺术 人物命名 碎片代叙述 镜像人物设置 
改写的成因与意义——玛格丽特·加纳的故事与《宠儿》之比较被引量:3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95-98,共4页姚佩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黑人小说中的城市书写(11BWW057)
对神话、民间故事和历史进行改写是托尼·莫里森重要的写作策略。她的代表作《宠儿》就是其创作策略得到充分体现的一部作品。通过对比《宠儿》与创作蓝本玛格丽特·加纳故事在细节和情节设置等方面的差异,探讨莫里森改写的动因,并剖析...
关键词:玛格丽特·加纳 《宠儿》 伦理 
论《秀拉》的生存伦理被引量:1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38-40,54,共4页姚佩芝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黑人小说中的城市书写"(项目编号11BWW057)资助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具有丰富的伦理意蕴。在《秀拉》中,她不仅触及和呈现了传统与现代黑人女性的生存伦理观,而且还揭示了生存需要与伦理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从伦理批评角度来审视《秀拉》,可以发现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魅力。
关键词:生存伦理 《秀拉》 黑人女性 
试论大众文化与莫里森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
《教师》2012年第8期119-121,共3页姚佩芝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成果[课题编号:11BWW057];湖南师范大学教改课题[课题编号:2006-46]
现代作家普遍有着多重身份,而不同职业身份之间相互渗透与作用则影响着一个作家的心态、语言和视角,并成为推动文学发展演进的一个潜在动力。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我们深入认识作家存在的复杂性,解析纷繁的文学现象,是十分必要和...
关键词:现代作家 多重身份 编辑兼作家 互动 
国内外托尼·莫里森研究综述被引量:2
《教师》2012年第5期115-118,共4页姚佩芝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1BWW057]
本文从总体研究、作品研究、文化研究三个方面全面回顾了国内外学术界近三十年有关非裔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研究中的不足以及有待阐释的空间。本文认为,莫里森研究中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①莫里森作品...
关键词:莫里森 研究综述 问题 
莫里森创作动因与文学存在之研究被引量:1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44-47,共4页姚佩芝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BWW057);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4C005)
文学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激发创作的原因和目的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论文从内、外因素两个层面对非裔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创作动因予以解读,以期说明她的创作动机与其作品存在状态之间的交互关系。
关键词:莫里森 创作动因 文学存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