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乐》

作品数:113被引量:11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晓露戴新蕾杜志卿计晨焦小婷更多>>
相关机构:长沙学院江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黑人女性生存困境的历史图景——以《爵士乐》为例
《教师》2021年第33期100-102,共3页姚佩芝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校级教改项目“SP0C视域下‘英美文学’课程改革与实践”[湘外经院教字2020(19)号]。
文章以托妮·莫里森《爵士乐》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特鲁、罗丝和维奥莱特三位黑人女性人物在蓄奴、重建时期以及大迁徙时代的生存境遇,从而揭示出托妮·莫里森对黑人女性面临的生存、文化困境所表现出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关键词:《爵士乐》 莫里森 黑人女性 
托妮·莫里森与尼娜·西莫内--心灵相通
《英语世界》2020年第9期80-86,共7页埃米莉·洛尔迪 黄德先(译) 
托妮·莫里森天赋如此出众,似乎高高在上、超然世外,让人们很容易忘记她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不过,她也深受同时代音乐作品的影响。她曾对学者保罗·吉尔罗伊说,希望自己的写作能模仿出她在黑人音乐演奏中听到的“种种复杂多变、种种严谨...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 《爵士乐》 文学评论家 音乐演奏 爵士乐 至尊地位 古典音乐 尼娜 
《爵士乐》中的非自然叙述者及其非自然叙述行为被引量:2
《外国语文》2020年第4期34-40,共7页赵莉华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项目“托尼·莫里森小说的非自然叙述行为研究”(SC18WY032);教育部社科项目“路易斯·厄德里克小说的非自然叙事研究(19XJA752002)”的阶段性成果。
神秘、矛盾、变化多端的《爵士乐》叙述者已经困扰学界多年,以非自然叙事理论为框架,梳理和分析其叙述者既在又不在、全知又限知、可靠又不可靠的非自然特征及现在时、过去时随意转换和多版本叙事的非自然叙述行为,同时结合作品的伴随...
关键词:叙述者 非自然 隐含作者 跨层 
托尼• 莫里森《爵士乐》中的权力话语分析
《海风》2020年第1期218-221,共4页喻红 胡贞贞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2016校级科研课题《黑人历史诗学的建构:以托尼·莫里森为例》(2016fzskb02)的研究成果。
格林布拉特的“文化诗学”具有历史的视角,它将历史文本、社会文本及文学文本三者进行互涵互构。她的作品《爵士乐》中,话语权力问题成为关乎城市新黑人生存的关键。20世纪初期的这个历史辉煌时刻中没有黑人的声音,但是莫里森的文学文...
关键词:《爵士乐》 格林布拉特 文化诗学 莫里森 文学文本 历史文本 社会文本 话语权力 
爵士乐声中美国非裔文化置位与身份建构——评托妮·莫里森的小说《爵士乐》被引量:3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155-162,共8页王烺烺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当代美国非裔和亚裔女性文学中的文化置位与身份建构研究”(ZK1014)
以移动性为突出特征的全球化浪潮中产生多种形态的“文化位移”,给少数族裔和弱势群体的主体性建构和文化身份认同带来新的影响;如何进行策略性的“文化置位”,有效协商社会空间,成为构建可行身份的重要话题。托妮 莫里森以20世纪20年...
关键词:《爵士乐》 美国非裔 文化置位 身份建构 
论《爵士乐》中城市空间的阈限与重构被引量:1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9期151-155,共5页汤利芬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非裔美国文学中的城市书写研究”(18BWW090)
本文从托尼·莫里森作品《爵士乐》中的城市空间书写着手,指出黑人在城市的生活空间被局限在某一区域,心理空间也随之发生错位的现象,认为其原因在于黑人远离南方家园的保护范围,使得城市得以从身体和精神层面将他们与黑人文化隔绝。在...
关键词:《爵士乐》 城市空间 阈限 重构 
莫里森笔下城市新黑人的转型焦虑被引量:2
《外国文学》2019年第4期32-39,共8页荆兴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城市化主题研究”(14BWW068)
莫里森总是将历史真实和诗意虚构融合在一起,从而彰显历史的多元化阐释视角。本文立足于其作品的历史解读,探索美国城市黑人移民的转型焦虑及其文化根源:《最蓝的眼睛》中的三位沉沦女性嬉笑怒骂却笑中带泪,她们与民间英雄迪林杰等人的...
关键词:莫里森 《最蓝的眼睛》 《所罗门之歌》 《爵士乐》 转型焦虑 
“作为共同体的歌唱队”:论莫里森《爵士乐》的古典叙事和都市生存策略
《外国文学》2019年第4期40-49,共10页郭昕 
作为后现代叙事革新的典范,《爵士乐》在借用布鲁斯音乐手法的同时,在情节、叙事和人物方面展现出古典叙事特点。本文以为,小说既借鉴了古希腊悲剧情节观,又对其宿命论提出质疑。第一人称叙述者的叙述权威也类似于古希腊悲剧中歌唱队的...
关键词:《爵士乐》古典叙事 歌唱队 日常生活批判 
美国黑人口头传统与互文性书写——以《爵士乐》为例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年第4期97-98,共2页李丹 
黑人音乐是美国黑人口头传统中的一大要素,爵士乐作为美国黑人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爵士乐》从文本和叙事两个方面形成强烈的互文,莫里森把不同的叙事声音与爵士乐的背景音乐相融合,将艺术形式与叙事技巧完美结合,赋予叙事技巧以文...
关键词:莫里森 互文性书写 爵士乐 口头传统 黑人文化 
《爵士乐》中“野女人”的形象解读
《长沙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113-115,共3页刘晓露 李可一 
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K1705116
在莫里森的代表作《爵士乐》中,宠儿的故事仍在继续,她化身成主人公乔从未见过的母亲,她是树林里的野女人,是粗暴、原始、被放逐的女性自我。她那狂野神秘的形象成为文本重要的符号隐喻,记录了莫里森对激进黑人女性主体的构想和书写。
关键词:野女人 宠儿 痕迹 母性空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