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R41)

作品数:11被引量:7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润东冯磊李延吉杨天华刘耀鑫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环境工程学报》《华东电力》《环境工程》更多>>
相关主题:厌氧消化微波有机垃圾秸秆微波预处理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TS对牛粪与有机垃圾联合厌氧消化特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可再生能源》2011年第4期40-43,47,共5页林端旭 李润东 Bernhard Raninger 冯磊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20720564);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计划项目(2006R41)
在中温(37℃)条件下,对牛粪和有机垃圾进行了为期90 d的连续式厌氧消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CSTR厌氧发酵反应器中,牛粪与有机垃圾等比例连续式联合厌氧发酵,当系统水力停留时间低于12.5 d,且TS含量高于16.89%时,系统反应条件开始受到...
关键词:TS 牛粪 有机垃圾 连续式 厌氧消化 
酸解微波预处理对秸秆厌氧消化的促进作用被引量:5
《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第11期2339-2344,共6页冯磊 李润东 李延吉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o.NCET-07-0564);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计划项目(No.2006R41)~~
以秸秆为研究对象,比较微波酸化预处理作用下对秸秆厌氧消化产气特性的影响,实验中研究甲烷产生速率、pH值、甲烷气体体积分数及生物降解率4个参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微波酸化预处理对秸秆厌氧消化有明显效果,累计产甲烷气量由未被...
关键词:秸秆 微波 酸化 预处理 厌氧消化 
微波预处理对秸秆厌氧消化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7
《环境工程学报》2009年第8期1503-1508,共6页冯磊 李润东 Bernhard Raninger Martin J. Gehring 
辽宁省科技厅中德国际合作项目(200422900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7-0564);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计划项目(2006R41)
以秸秆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的微波强度预处理作用下对秸秆厌氧消化产气特性的影响,研究日产气量、pH值、甲烷气体浓度及生物降解率4个参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对秸秆厌氧消化有明显效果,平均日产气量由未被预处理的6.2...
关键词:秸秆 微波 预处理 厌氧消化 甲烷 
灰色关联分析在有机垃圾高固体厌氧消化工艺中应用
《环境工程》2009年第S1期476-479,共4页冯磊 李润东 Bernhard Raninger 李延吉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7-0564);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计划项目(2006R41)
在中温(37℃)条件下,应用连续式单级高固体厌氧消化技术对有机垃圾进行了实验室规模的处理,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优化有机垃圾厌氧消化工艺。结果表明:1)在为期479d的生物有机垃圾厌氧消化过程中,除阶段9外,其他8个阶段的容积产气率随TS...
关键词:有机垃圾 高固体 厌氧消化 灰色关联分析 
鸡粪与城市生物垃圾联合中温厌氧消化研究被引量:6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年第6期34-38,共5页杨广忠 Bernhard Raninger 冯磊 李润东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o.NCET-07-0564);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计划项目(No.2006R41)
在中温下,对不同质量比的鸡粪与城市生物垃圾的厌氧消化处理效果进行了为期50d的实验。结果表明:(1)鸡粪与城市生物垃圾质量比为1/1、1/2和2/1时的累计产气量最终分别为420、480、460mL/g(以每克挥发性固体计),高于纯城市生物垃圾(410mL...
关键词:鸡粪 城市生物垃圾 中温 联合厌氧消化 
基于微波辐射研究城市污水污泥脱水特性被引量:16
《环境科学研究》2009年第5期544-548,共5页李延吉 李润东 冯磊 杨天华 魏砾宏 匡金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60602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7-0564);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计划项目(2006R41)
选用沈阳市仙女河污水处理厂和北部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作为微波脱水试验物料,分析物料性质、辐射强度、辐射时间以及添加剂投入量等对污泥脱水率和有机质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中水分含量高的脱水效果最好,经过微波处理后的污泥...
关键词:城市污水污泥 微波干燥 脱水率 关联度 逐步回归 
堆肥生物过滤器净化苯、甲苯混合废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环境工程学报》2009年第3期511-515,共5页冯磊 李润东 李延吉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7-0564);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计划项目(2006R41)
选取木块和多孔塑料为填料,选择苯为VOCs代表,研究堆肥生物过滤器对高低浓度的苯生物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1)以木块和多孔塑料为填料的堆肥生物过滤器对高、低浓度苯净化效率呈现降低后升高,最后再降低的过程,对高低浓度甲苯均呈现...
关键词:堆肥 生物过滤器  甲苯 
有机垃圾单级高固体厌氧消化的中试实验被引量:7
《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第3期584-588,共5页冯磊 Bernhard Raninger 李润东 李延吉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o.NCET-07 -0564);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计划项目(No.2006R41)~~
在中温(37℃)条件下,应用连续式单级高固体厌氧消化技术对有机垃圾进行了实验室规模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①根据产气量及pH值变化在时间上可划分为酸化阶段、恢复阶段、稳定阶段及过饱和阶段.②经过酸化的过程后,pH值最低达到5.6左右;...
关键词:有机垃圾 高固体 厌氧消化 中试 
基于灰色GM(1,1)模型预测固废气化焚烧污染物排放被引量:2
《华东电力》2008年第4期87-90,共4页李延吉 李润东 冯磊 杨天华 刘耀鑫 李爱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06030);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计划项目(2006R4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技持计划项目(NCET-07-0564)
基于灰色理论,建立了有机固体废物气化处理气化燃料燃烧气态污染物部分组分浓度的GM(1,1)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评估,并编制了相应的M atlab应用程序。以氧气流量为3 m3/h,混合固废物料(12.9%稻壳、15.8纸屑、17.5%树叶、24.8%蒿草、29.0%...
关键词:固体废物 气化焚烧 灰色理论 GM(1 1)模型 
剩余垃圾与生物质混合制取RDF技术分析
《可再生能源》2008年第4期101-104,108,共5页孙明明 李润东 李延吉 史震天 冯磊 刘耀鑫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NCET-07-0564);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计划项目(2006R41)
介绍了源头分类后的剩余垃圾与生物质混合制取衍生燃料(RDF)的新技术。基于源头分类方式对沈阳市城市生活垃圾组分、热值等进行分析,探讨了废物衍生燃料技术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沈阳市居民生活垃圾中的生...
关键词:剩余垃圾 源头分类 生物质 废物衍生燃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