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1-SW-01-01B)

作品数:13被引量:28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朱波韩广轩王跃思江长胜高美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环境科学》《应用生态学报》《西南农业学报》《草地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川中丘陵区影响因素稻田温室气体CH4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涡度相关法和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在生态系统呼吸观测中的比较被引量:41
《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第2期290-298,共9页郑泽梅 于贵瑞 孙晓敏 曹广民 王跃思 杜明远 李俊 李英年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01-01A,KZCX1-SW-01-01B);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G2002CB412501)
基于涡度相关法和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箱式法)的碳通量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在评价禹城冬小麦-夏玉米复种农田生态系统和海北高寒矮嵩草草甸生态系统呼吸中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保证涡度相关法和箱式法观测数据质量的条件下,两种方...
关键词:静态箱/气相色谱 涡度相关 生态系统呼吸 
川中丘陵区水稻田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3
《植物生态学报》2006年第3期450-456,共7页韩广轩 朱波 江长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5CB1211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331014);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01-01B)
基于川中丘陵区2003年4-9月水稻田土壤呼吸、土壤温度和水稻(Oryza sativa)生物量的测定,研究了水稻田土壤呼吸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以及影响稻田土壤呼吸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水稻田土壤CO2排放通量的日变化为单峰型,其最小值和...
关键词:土壤呼吸 稻田 影响因素 
冬水田休闲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研究被引量:45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第6期1199-1202,共4页马秀梅 朱波 杜泽林 郑循华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01-01B);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331014)
冬水田生态系统在西南地区大面积存在,长期淹水,其温室气体排放可能对中国温室效应有重要贡献。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川中丘陵地区冬水田休闲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研究,获得冬水田休闲期CH4、CO2、N2O的平均排放通量依次...
关键词:冬水田 休闲期 三种温室气体 排放通量 
川中丘陵区稻田甲烷排放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5
《农村生态环境》2005年第1期1-6,共6页韩广轩 朱波 江长胜 高美荣 张中杰 马秀梅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01-01B);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331014)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川中丘陵区冬水田和水旱轮作稻田进行全生长季CH4排放观测。结果表明,水旱轮作稻田和冬水田CH4排放的季节变化峰值都出现在水稻生长中期,且都有1个典型的排放峰。分析讨论了温度、水稻生物量、耕作制度以及水稻...
关键词:CH4 稻田 影响因素 川中丘陵区 
不同土壤水分含量下高寒草地CH_4释放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2
《生态学杂志》2005年第2期118-122,共5页胡启武 吴琴 李东 曹广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 (KZCX1-SW -0 1-0 1B);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 0 47113 3 )。
20 0 3年 6月 30日~ 9月 4日 ,利用密闭箱 气相色谱法 ,对发育于不同水分状况下的灌丛草甸(GC)、矮嵩草草甸 (AC)、藏嵩草草甸 (ZC)和季节性湿地 (SD)的CH4释放速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观测期间 ,季节性湿地处于淹水状态 ,其它...
关键词:CH4 土壤水分含量 高寒草甸 密闭箱 
川中丘陵区旱地小麦生态系统CO_2、N_2O和CH_4排放特征被引量:33
《生态学杂志》2005年第2期131-135,共5页张中杰 朱波 江长胜 韩广轩 高美荣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KZCX1-SW -0 1-0 1B);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4 0 3 3 10 14 )。
利用静态箱 /气相色谱法观测川中丘陵旱地小麦生态系统CO2 、N2 O和CH4的排放通量。结果表明 ,旱地小麦CO2 、N2 O和CH4排放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在小麦的整个生长季中 ,常规、无氮、空白、裸地等实验处理的CO2 、N2 O和CH...
关键词:川中丘陵区 旱地 温室气体 小麦 
高寒灌丛草甸生态系统CO_2释放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9
《草地学报》2005年第2期144-148,共5页李东 曹广民 胡启武 吴琴 李月梅 王迎红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KZCX1-SW-01-01B)资助
以金露梅(Potentillafruticosa)灌丛草甸生态系统为对象,应用静态密闭箱-气相色谱法对高寒灌丛(GG)、丛内草甸(GC)和裸地(GL)的CO2释放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GG、GC和GLCO2的释放速率均呈明显的单峰型日变化进程,最大释放速率出现...
关键词:CO2释放 高寒灌丛草甸生态系统 金露梅 日动态 季节动态 
北京夏季O_3日变化及通量研究被引量:2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413-419,共7页安俊琳 李昕 王跃思 石立庆 胡非 徐永福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01-01B);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05003)
2002年夏季,以北京325m气象塔为观测平台,进行了大气污染物臭氧(O3)及其前体物氮氧化物(NOx)和气象要素加强期的同步观测,并对观测资料做了详尽分析。结果表明:边界层内存在明显的臭氧浓度垂直差异;低层(120m)O3浓度呈明显的日变化,且...
关键词:通量 臭氧 稳定度 大气边界层 
水旱轮作土壤-小麦系统CO_2排放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9
《生态环境》2004年第2期182-185,共4页韩广轩 朱波 张中杰 高美荣 江长胜 郑循华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01-01B);LAPC开放基金资助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川中丘陵区水旱轮作区的小麦进行全生长季CO2排放观测。结果表明,(1)土壤-小麦系统的CO2排放通量存在着明显的日变化。凌晨4:00~6:00排放量最低,随着温度的升高,CO2的排放量逐渐增大,在午后1:00~3:00达到峰值...
关键词:土壤-小麦系统 CO2排放 水旱轮作 川中丘陵区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的土壤植物总硫及水中硫酸盐的分布特征被引量:9
《生态环境》2003年第4期401-404,共4页郝庆菊 王起超 王跃思 
中国科学院湿地创新项目(KZCX2-30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KZCX1-SW-01-01B)
以三江平原的3种主要沼泽类型——小叶樟沼泽、乌拉苔草沼泽、毛果苔草沼泽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和植物中的总硫质量分数及水中硫酸盐质量分数进行分析。3种沼泽土壤总硫质量分数的顺序为小叶樟沼泽(622.4 mg/kg)<乌拉苔草沼泽(820.5 mg/...
关键词:三江平原 土壤 植物  总硫 硫酸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