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30312)

作品数:4被引量:5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二七卢海建李仕虎李海兵苏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地质》《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地质科学》《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岩浆作用转换断层欧亚大陆TIMINGTIBET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Timing of the initial collision between the Indian and Asian continents被引量:16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17年第4期626-634,共9页WANG ErChie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Grant Nos.41672220 and 41130312);the Strategic Priority Research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Grant No.XDB03010500)
There exist three mainstream opinions regarding the timing of the initial collision between the Indian and Eurasian continents,namely,65±5,45±5,and 30±5 Ma.Five criteria are proposed for determining which tectonic ...
关键词:India-Asia continental collision Timing of collision onset Himalayan orogeny Tibet Himalaya Sedimentary record 
关于印度与欧亚大陆初始碰撞时间的讨论被引量:25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年第3期284-292,共9页王二七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项目(编号:XDB03010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672220,41130312)资助
关于印度与亚洲大陆初始碰撞时间,目前存在3种主流认识,即(65±5)、(45±5)和(30±5)Ma.文中厘定了5种碰撞判别标志,包括板块运动速率的突然衰减、俯冲型岩浆作用的停止、大陆之间的物质交换、海洋的消亡和构造变形.通过综合分析认为,...
关键词:印度与欧亚大陆初始碰撞时间 判别标志 转换断层 板块俯冲带 岩浆作用 构造变形 
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旋转变形分析:以四川盐源盆地古地磁研究为例被引量:10
《中国地质》2015年第5期1188-1201,共14页卢海建 王二七 李仕虎 李海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47218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130312)资助
探究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旋转变形有助于理解青藏高原内部物质向东南方向的挤出过程。目前,有关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构造旋转研究主要针对于两套地层:侏罗系—始新统和中新统—第四系。对侏罗系—始新统研究表明了大范围的顺时针旋转变形...
关键词:磁性地层 旋转变形 新生代 盐源盆地 青藏高原东南缘 
青藏高原中部色林错区域古湖滨线地貌特征、空间分布及高原湖泊演化被引量:3
《地质科学》2012年第3期730-745,共16页孟恺 石许华 王二七 苏哲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编号:2011CB4031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30312;40940018)资助
结合新近获得的高精度遥感影像和详细的野外调查,首次对青藏高原内部大型单个湖泊古湖滨线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测量。综合色林错周边古湖滨线的地貌、沉积及地形特征,本文首次提出色林错周边区域古湖滨线从地貌上可以分为3类:1)处于高位,...
关键词:色林错 古湖滨线 古羌塘东湖 差分GPS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