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06)

作品数:12被引量:11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裴树文高星吴秀杰刘武武仙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人类学学报》《自然科学进展》更多>>
相关主题:旧石器遗址石制品头骨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三峡库区池坝岭旧石器遗址2007年发掘简报被引量:4
《人类学学报》2009年第3期262-275,共14页马宁 裴树文 彭菲 高星 李国洪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项目编号:kzcx2-yw-1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806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40672119)资助
池坝岭遗址位于三峡库区重庆市丰都县境内,埋藏于长江左岸第三级基座阶地内。2007年,该遗址经过首次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514m2,出土石制品213件。石制品原料系就地取材于河流阶地底部的河卵石;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器和断块等;...
关键词:中更新世晚期 石制品 摔碰法 池坝岭 三峡库区 
三峡库区冉家路口旧石器遗址2007年发掘报告被引量:5
《人类学学报》2009年第2期130-146,共17页彭菲 裴树文 马宁 高星 李国洪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806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119)资助;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资助(093112)
冉家路口旧石器遗址位于三峡库区重庆市丰都县境内,埋藏于长江左岸第三级基座阶地。2007年度对该遗址进行了第四次抢救性发掘。发掘范围分A、B两区,揭露面积2004m2,其中A区出土石制品470件,B区140件。除B区有24件出自表土层外,其余均出...
关键词:中更新世晚期 石制品 石片石器 冉家路口 三峡库区 
中国南方早更新世主要哺乳动物群层序对比和动物地理被引量:21
《人类学学报》2008年第4期304-317,共14页金昌柱 郑家坚 王元 徐钦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80640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06)资助
我国南方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中学术界十分关注是含巨猿的"巨猿动物群"。上世纪50年代广西仅发现个别有确切层位的巨猿地点,现已扩展到鄂、桂、黔、琼和渝5省市12个地点;同时也发现了重要的人猿超科化石及文化遗存。这对探讨人类进化和...
关键词:中国南方 早更新世 巨猿动物群 层序对比 动物地理 
丹江口库区彭家河旧石器遗址发掘简报被引量:34
《人类学学报》2008年第2期95-110,共16页裴树文 关莹 高星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806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119)
丹江口库区彭家河旧石器遗址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土台乡彭家河村三组,埋藏于汉水右岸第三级基座阶地的红色黏土层中。2006年11月—2007年1月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600m2,出土石制品184件,砾石80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器、石核...
关键词:中更新世 石制品 彭家河 丹江口库区 
湖北郧县伏龙观旧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被引量:7
《人类学学报》2008年第1期33-37,共5页武仙竹 周兴明 王运辅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2016)
伏龙观遗址动物化石和文化遗物保存在汉水中游第四级阶地白色细砂层中。动物化石种类包括无颈鬃豪猪、爪哇豺、西藏黑熊、猪獾、果子狸、东方剑齿象、中国貘、中国犀、李氏野猪、云南水鹿、青羊、水牛等。文化遗物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
关键词:哺乳动物化石 旧石器 早更新世晚期 湖北 
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在人类学研究中价值的判定被引量:4
《人类学学报》2007年第4期361-371,共11页吴秀杰 张全超 李海军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806400);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J0630965)资助
本文以生活在不同地区的9组人群的成年男性头骨(668例)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14项测量性状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讨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在人类学研究中的价值。结果显示:欧氏距离系数可以初步判断各组人群的相互关系及差异;根据聚...
关键词: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欧氏距离系数 头骨 测量性状 
湖北郧西黄龙洞古人类遗址2006年发掘报告被引量:14
《人类学学报》2007年第3期193-205,共13页武仙竹 吴秀杰 陈明惠 屈胜明 裴树文 刘武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806400)
2004—2005年,在湖北省郧西县境内的黄龙洞的两次发掘中,发现了5枚人类牙齿化石、20余件石制品及大量的动物化石。初步分析显示这是一处重要的更新世晚期的人类遗址。我们在2006年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发掘,又发现了2枚人类牙齿化石、1...
关键词:更新世晚期 黄龙洞 发掘 古人类 
南京1号直立人头骨与肯尼亚KNM-ER 3733人类头骨化石的形态比较被引量:2
《人类学学报》2007年第3期237-248,共12页张银运 刘武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806400)
KNM-ER 3733人类头骨化石的年代为距今1.78百万年,1975年发现于肯尼亚。Walker和Leakey注意到这具头骨与周口店直立人的在脑颅形态上很相近,但二者在年代上相差大约1百万年,故认为直立人形态在这1百万年期间是稳定的。长期来此观点缺乏...
关键词:南京1号头骨 KNM—ER 3733头骨 直立人 形态稳定 
颅内模——人类脑演化研究的直接证据及研究状况被引量:13
《自然科学进展》2007年第6期707-715,共9页吴秀杰 刘武 Christopher Norton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批准号:kzcx2-yw-1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批准号:2006CB806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J0630965)资助
脑演化是人类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通过不同的方式都可以获取人类脑演化的信息,但颅内模作为古人类大脑形态的固化保存形式,储存着古人类脑的解剖、生理和进化等方面的信息,提供分析和探索人类脑进化的直接证据.文中概述了颅内模的...
关键词:颅内模 化石人类 脑演化 颅容量 人类进化 
甘肃泾川化石人类头骨性别鉴定被引量:6
《人类学学报》2007年第2期107-115,共9页李海军 吴秀杰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806400);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J0630965)
1984年刘玉林等报道了在甘肃泾川发现的一具晚期智人头骨化石,判定该头骨代表一个女性青年个体。本文检查了顶矢状脊、乳突、耳孔上脊、枕外脊、枕外隆凸、枕骨上项线、枕骨圆枕和肌脊8项非测量性状,及星点间宽、星点至人字点距离、颅...
关键词:泾川 头骨 性别 人类化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