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C770019)

作品数:5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梁勇周兴艳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天府新论》《中国农史》《学术月刊》《重庆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团练乡村治理乡村社会清代中期保甲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晚清公局与地方权力结构——以重庆为例被引量:10
《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6期142-149,共8页梁勇 周兴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清代移民社会地方基层制度研究--以巴县客长制为中心"(07JC770019)
公局是由政府临时设置、地方士绅控制的办事机构,其职能涵盖地方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赋税征收、地方社会秩序的维护等。在具有移民社会背景的清代重庆,形成了由八省客长(移民客商)与"三里绅士"(本地绅粮)分别掌握、领导的公局机构:...
关键词:公局 保甲团练局 三费局 夫马局 清代重庆 
清代移民社会商业纠纷及其调处机制:以重庆为例被引量:2
《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91-95,共5页梁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移民社会地方基层制度研究--以巴县客长制为中心"(批准号:07JC770019)
清朝时期,繁荣的商业及以移民为主体的人口结构,使各种商业纠纷突现。具有不同省籍的移民商帮、会馆间在商帮经营范围、劳资关系方面存在一些矛盾。在清朝时期的重庆,社区、亲邻的调处能力不及商帮、会馆的调处能力,而正式的司法审判通...
关键词:移民社会 商业纠纷 调处机制 
清代中期的团练与乡村社会——以巴县为例被引量:11
《中国农史》2010年第1期105-118,共14页梁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清代移民社会地方基层制度研究--以巴县客长制为中心"(项目编号:07JC770019)阶段性成果;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与教学研究>课题资助
清代团练的运行实态,前人有研究虽多有涉及,但大都语焉不详。本文以《巴县档案》相关材料为基础,详细地考察了清中期白莲教起义以后,巴县乡村社会办理团练的运行实态,分析影响团练设置的因素、团费征集的渠道、团正的身份,考察团正在乡...
关键词:团练 乡村治理 《巴县档案》 清代巴县 
“麻城孝感乡”:一个祖源地记忆的历史解读被引量:3
《学术月刊》2009年第3期140-146,共7页梁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清代移民社会地方基层制度研究--以巴县客长制为中心"(批准号:07JC770019)的阶段性成果
"湖广填四川"是明清时期规模盛大的移民运动,"麻城孝感乡"则是明清以来四川众多移民共同的祖源地记忆。对于明代的移民来说,洪武二年(1369年)是一个标志性的年份,其背后隐藏着移民对夏政权与明政权的认同态度,即部分移民通过改动入籍时...
关键词:麻城孝感乡 湖广填四川 族谱 历史记忆 
清代四川的土地清丈与移民社会的发展
《天府新论》2008年第3期69-74,共6页梁勇 
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清代移民社会地方基层制度研究-以巴县客长制为中心>(项目批准号:07JC770019)中期成果之一
明末清初,受长时间战乱的影响,四川人口大量减少,清政府在四川实施了积极的移民政策。大量移民的到来,在恢复四川经济的同时,也与原有的土著居民因地权不清而屡屡发生矛盾。雍正六年的土地清丈对清代四川移民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
关键词:土地清丈 地权纠纷 四川移民社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