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3-SW-214)

作品数:16被引量:399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宝泉李新正王洪法张宝琳王金宝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相关期刊:《水科学进展》《生物多样性》《海洋科学》《环境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大型底栖动物潮间带生态学研究主成分分析沉积物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主成分分析研究大亚湾水质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9
《海洋环境科学》2009年第3期279-282,共4页吴梅林 王友绍 林立 宋晖 孙翠慈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3-SW-214,KSCX2-SW-132)
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大亚湾生态环境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相应的影响因素。第一主成分以温度、盐度和NO3-N为特征,第二主成分以DO和SiO3-Si为特征,第三个主成分物理意义为无机氮的来源与循环过程的量度,第四个主成分主要表现为人类活动的影...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大亚湾 生态环境 
胶州湾东北部营养盐的季节和多年变化被引量:14
《水科学进展》2007年第3期379-384,共6页姚云 沈志良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KZCX3-SW-214);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网络基金资助项目(胶州湾)~~
根据1991-2004年的调查资料,探讨了胶州湾东北部水域营养盐及其摩尔比的月、旬的变化和多年变化以及与年、Chla的关系。月和旬的变化表明春、夏季,各种营养盐浓度以锯齿状的形式呈缓慢上升趋势,与外源性营养盐增加密切相关,只有SiO3-Si...
关键词:营养盐及其结构 多年变化 叶绿素A 赤潮 胶州湾东北部 
一株海洋几丁质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海洋科学》2007年第5期10-16,共7页孙菽蔚 王子峰 岳海东 肖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6048);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3-SW-214)
从胶州湾的海泥中分离到一株几丁质酶高产菌株。经16SrDNA序列分析,认为该菌属于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monas),并将其命名为SS01。对该菌产几丁质酶的最佳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与其它几丁质酶产生菌相比,SS01菌株的最适产酶温度较...
关键词:海洋细菌 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monas) 几丁质酶 培养条件 
胶州湾辛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调查被引量:26
《海洋科学》2007年第1期60-64,共5页张宝琳 王洪法 李宝泉 王永强 王金宝 李新正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资助项目(KZCX3-SW-214);山东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资助项目(031070119)
利用2003年8月至2004年5月(夏、秋、冬、春季)4个季度月在胶州湾辛岛潮间带的3个不同潮区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43种,其中低潮区出现27种,中潮区和高潮区20种和19种,有6种属于3个潮区共有种。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
关键词:潮间带 大型底栖动物 生态学研究 胶州湾 
青岛文昌鱼体征变化及影响因素探究被引量:4
《海洋科学》2007年第1期55-59,共5页李新正 张宝琳 李宝泉 李士玲 王洪法 王金宝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3-SW-214);山东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031070119)
根据1981年和2004年胶州湾口青岛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uense Tchang et Koo)采集资料,分析了23年来青岛文昌鱼体质量、体长、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变化,发现1981年文昌鱼个体最大体长为55 mm,平均体长为37.63 mm,而2004...
关键词:青岛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UENSE Tchang ET Koo) 体征 环境 胶州湾 
胶州湾多毛类环节动物数量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21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6年第6期798-803,共6页王金宝 李新正 王洪法 于海燕 李宝泉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3-SW-214)资助~~
根据1998—2002年胶州湾10个站各季度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结果,讨论了多毛类环节动物在各站出现种数、生物量、栖息密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海底底质是影响多毛类数量分布与变化的重要因子,沙质软泥有利于多毛类生长,而粗沙砾...
关键词:多毛类 生物量 栖息密度 环境因子 胶州湾 
胶州湾女姑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被引量:24
《海洋科学》2006年第10期15-19,共5页李宝泉 张宝琳 刘丹运 王少青 王洪法 李新正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3-SW-214);山东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031070119)
根据2003年8月至2004年5月间夏、秋、冬、春4个季度月,对位于胶州湾内女姑口潮间带的高潮带、中潮带和低潮带所设的3个站进行的大型底栖动物生态调查并分析所获得的资料,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H′)、物种丰富度指数(D)和物种均匀度指...
关键词:潮间带 大型底栖动物 女姑口 胶州湾 
胶州湾红石崖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被引量:23
《海洋科学》2006年第9期52-57,共6页王洪法 李宝泉 张宝琳 帅莲梅 李新正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3-SW-214);山东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031070119)
根据2003年8月至2004年5月(夏、秋、冬、春季)4个季度月,对位于胶州湾内红石崖潮间带的高潮带(H1站)、中潮带(H2站)、和低潮带(H3站)所设的3个站进行了综合生态调查并分析所获的资料。结果表明,红石崖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平均栖息密...
关键词:潮间带 大型底栖动物 生态学研究 胶州I湾 
胶州湾大型底栖软体动物物种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1
《生物多样性》2006年第2期136-144,共9页李宝泉 李新正 王洪法 张宝琳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3-SW-214)
1998年2月至2004年11月,共7年27个航次对胶州湾10个站进行综合调查,研究了其大型底栖软体动物的多样性现状(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ippinarum)除外)并探讨其成因。结果表明:在胶州湾共发现62种底栖软体动物,优势种是滑理蛤(Theoralubr...
关键词:胶州湾 底栖软体动物 物种多样性 
运用主成分分析(PCA)评价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来源被引量:164
《环境科学》2006年第1期137-141,共5页李玉 俞志明 宋秀贤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3-SW-214);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400256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339040)
测定了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和有机质的含量,并用平均富集因子(Average Enrichment Factors,AEF)进行污染状况评价,发现胶州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可分为3类:轻度污染(AEFs〈2),其中有Zn(AEF=1.11)、Pb(AEF=1.15)...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P(A) 平均富集因子(AEFs) 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来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